时间: 2025-05-02 16:3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0:52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
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
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
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春天来临时,我总是早起,
与幽静的事物有着颇多联系。
在岩石上筑起防护,避免岸边崩塌,
在林中开启视野,远山尽收眼底。
一座小山丘蜿蜒曲折,
我缓步走上去,轻松攀登。
小童仆来到集市,
从酒瓶中取出酒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早起》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在安史之乱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春天与自然,表现了他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情。
《早起》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晨曦中早起的情景,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春来常早起”,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新的开始。接着,通过“幽事颇相关”引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不仅描写了自然风光,还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诗人用“帖石”来防止河岸的崩塌,反映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最后两句“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则带有一丝生活的气息,描绘了小童仆的生活场景,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细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通过早起的习惯,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向往。
杜甫的《早起》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幽事”主要指什么?
“帖石防隤岸”中的“帖石”最可能的意思是:
杜甫的《早起》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风格略有不同。杜甫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