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3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36:00
作者: 杜甫 〔唐代〕
豪俊初未遇,其迹或脱略。
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
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
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
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
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
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我行得遗迹,池馆皆疏凿。
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
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
我在此地看见郭代公的故宅,感慨万千。豪杰之士初时未被重用,他们的踪迹往往被忽略。郭代公曾在通泉任职,心境自在又何其洒脱。等到他登上高位,气度如虹,令人心折。能见到这样的人,岂是常人所能比拟的?确实应当依靠神龙之后的权谋,朝廷的气象清新而宽广。稍一会儿,我便辨认出尊亲的面容,指挥中仍存关切的托付。群公们面露惭愧之色,王室却未因此削弱。突显出有名的臣子,画作在台阁上熠熠生辉。我行走在遗址上,池塘与楼阁都显得清淡疏远。壮志之士在处理政务时果断无比,回头凝视间泪水已浸湿面颊。高声吟诵《宝剑篇》,与神灵交往在无尽的幽暗中。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历经战乱,诗作多展现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过郭代公故宅》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时值唐朝动荡不安,诗人缅怀郭子仪的忠诚与才能,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无奈。
《过郭代公故宅》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杜甫通过对郭子仪故宅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时局的沉重思考。诗中不仅展现了杜甫对郭代公生平的回顾,更深刻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的无奈与失落。
诗的开头便点出“豪俊初未遇”,让人感受到时代对人才的忽视,接着引入郭代公的形象,表现他在权力中所展现的风采。随着诗句的推进,杜甫用“气森喷薄”来形容郭子仪的气度,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这种正面形象的描绘,恰恰与他对现状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力感。整首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无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思考。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豪俊初未遇"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衮冕”象征什么?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甫的诗更加沉重与现实,李白则多表现豪情与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