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36:01
屏迹三首 其一
作者: 杜甫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朴素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自己的道德理想,选择隐居于乡村,亲近自然。诗中的桑麻在雨露的滋润下生长茂盛,燕雀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得以繁衍。村子的鼓声时而急促,渔舟则显得轻快自在。诗人已是白发苍苍,但仍然手杖在握,心中却因内心的清净而感到愉悦。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诗风兼具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民生苦难。
《屏迹三首》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凋敝。诗人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后,选择在乡村隐居,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用简单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体现了杜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用拙存吾道”中,诗人强调了自身的道德追求,虽身处简陋环境,却不失为志向坚定之人。桑麻与燕雀的描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珍惜。
“村鼓时时急”一联描绘出乡村的生活节奏,鼓声传递出村民的忙碌与生活的急迫,形成了与“渔舟个个轻”的对比,后者则表现了渔民的安闲与自在。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最后两句“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白头之年,尽管身躯衰老,但内心的清净与满足让他感到喜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内心清净的追求。
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繁华
B. 向往隐逸
C. 忧国忧民
D. 追求功名
诗中“杖藜从白首”描绘的是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年轻
B. 白发苍苍
C. 身强力壮
D. 失意
诗中的“村鼓”与“渔舟”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A. 忙碌与安闲
B. 热闹与孤独
C. 生活与死亡
D. 自然与城市
答案: 1. B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