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33
次韵毛君将归
作者: 苏辙
疏传思归不待时,
孟轲出书苦行迟。
新诗尚许留章句,
故事谁従问典彝。
金马尚应堪避世,
石泉未信可忘饥。
不才似我真当去,
零落衡茅隔雍岐。
我心中思念故乡,但却不知何时才能归去。孟子虽然有志于出仕,却因写作延误了时机。如今的新诗还有人愿意留存,而那些古老的故事又有谁去询问那些典籍呢?金马车虽好,也应躲避世俗的喧嚣;石泉的清水,恐怕也无法解我心中的饥渴。像我这样无才的人,真的该离开了,孤零零地住在偏僻的茅屋,隔着雍岐之地。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翁,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与兄长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风格清新流畅,常以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辙与友人毛君将要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回顾了孟子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困境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疏朗的笔触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愁苦与无奈。开头两句直白而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渴望,显得格外感人。通过提到孟子的苦行,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下来提及新诗与古典典籍,反映出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思与无奈,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珍惜。
诗中“金马尚应堪避世,石泉未信可忘饥”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最后两句则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孤独与无奈的心情,仿佛在呼唤一种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辙在文学上的深邃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珍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孟轲”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金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石泉”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次韵毛君将归》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