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8:36
土牛
作者: 苏辙 〔宋代〕
天地非不仁,万物自刍狗。
土牛适成象,逡巡见屠剖。
田家挽双角,归理缫丝釜。
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
碎身本不辞,及物稍无负。
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
天地并非不仁慈,万物都像是刍狗一样。
土牛恰好成了象征,徘徊于屠宰之地。
田家的牛拉着双角,回家处理丝绸。
活着的时候不负重负,死后又成为耕作的候鸟。
身躯碎裂本不辞别,接触万物稍无负担。
你看刘表的牛,岂能逃脱曹公的掌控。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年),字子瞻,号阮亭,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诗词、散文成就显著,尤其在词风和散文方面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辛劳和命运的无奈,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土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与死、辛劳与命运的关系。诗的开头从天地的仁爱谈起,显然对万物的命运感到惋惜,尤其是农家牛的命运象征着农民的辛劳与牺牲。接着,诗中提及的“土牛”不仅仅是一种农具的象征,更是人类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牛的存在不仅是生产力的象征,也是农民生活的缩影,反映了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苏辙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生无负重力,死作初耕候”来表现生命的循环与无奈,令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一句“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更是将个体的命运与历史洪流相结合,提示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土牛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无奈,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命运的无常。
诗词测试:
《土牛》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土牛适成象”中的“象”指的是什么?
“君看刘表牛,岂脱曹公手”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