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0:47
谒金门
(风乍起,约巽吾同赋海棠)
作者:刘辰翁 〔宋代〕
娇点点。困倚春光欲软。
滴尽守宫难可染。
浓欺红烛艳。
寂寂露珠啼脸。
翠袖不禁风飐。
芳径相逢惊笑靥。
日长初睡转。
春光明媚,娇嫩的花瓣微微颤动,我在春日的阳光下懒懒地倚靠。守宫的泪水滴尽,难以染上花朵的艳丽。浓重的色彩使红烛显得更加娇艳。静静的露珠在花瓣上流淌,仿佛在哭泣。轻盈的翠袖在风中摇曳,芳香的小径上相逢,惊起了我们的欢笑。阳光明媚,刚刚入睡的时光又在悄然流逝。
本诗主要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在这温暖时光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诗中提到的“守宫”指代一种古代的妆饰,象征着美丽与忧愁。露珠与花瓣的结合也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作者介绍:刘辰翁,字景升,号云山,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日,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时正值春暖花开,诗人身处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内心充满了欢愉与思考。
《谒金门》是一首极具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描写海棠花的娇美时,巧妙地运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全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为主线,展现了春光下万物复苏的景象。在“娇点点”中,诗人将海棠花的娇嫩生动地表现出来,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花瓣的轻盈与柔软。
接下来的“困倚春光欲软”,将春日的慵懒与温暖结合在一起,展示了诗人沉浸在春日阳光中的惬意。而“滴尽守宫难可染”则引入了情感的层面,暗示着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些许悲伤。
“浓欺红烛艳”与“寂寂露珠啼脸”两句,巧妙地对比了光影与水滴,传达出春天的多样性与复杂情感。最后,诗人以“日长初睡转”作结,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春日的短暂,令人感慨生活的瞬息万变。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陶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美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娇点点”指的是:
诗中“滴尽守宫难可染”表达了:
“翠袖不禁风飐”中“风飐”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斗星》相比,刘辰翁的《谒金门》更注重细腻的春日描绘和人文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侧重于豪放的个性表现和对自然的崇敬。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