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 帘同乡甫二兄作》

时间: 2025-05-05 17:28:43

诗句

游丝袅。

隔住绿窗初晓。

一桁波纹青未了。

雨馀凉更好。

几缕篆烟低绕。

映上半阶芳草。

十二回栏遮不少。

燕来休又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28:43

原文展示

游丝袅。隔住绿窗初晓。一桁波纹青未了。雨馀凉更好。几缕篆烟低绕。映上半阶芳草。十二回栏遮不少。燕来休又早。

白话文翻译

游丝轻轻飘荡,遮住了绿窗初晨的光线。一条条波纹在水面上摇曳,青色的水波依然未散去。雨后的凉意更显得宜人。几缕篆香烟缭绕,映衬着阶前的芳草。栏杆的回环遮挡了不少视线,燕子飞来时,似乎又早了些。

注释

  • 游丝:形容轻柔的丝线,通常指浮动的细丝。
  • 绿窗:窗户的颜色,这里形容窗户外面绿意盎然的景象。
  • 波纹:水面上的波动。
  • 篆烟:指香烟,篆意为古朴,带有一种文化的韵味。
  • 芳草:指芬芳的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十二回栏:指围栏,数量为十二,表示一种优美的结构。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燕来”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常常用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淑,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春天,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描写春日早晨景色的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诗的开头“游丝袅”便设定了轻柔的基调,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暖。在后续的描写中,绿窗、波纹、芳草等意象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雨后的清凉更添诗歌的情趣,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最后两句“十二回栏遮不少,燕来休又早”则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气息,燕子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归属,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丝袅:轻盈的丝线在空中飘舞,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 隔住绿窗初晓:窗外的绿色掩映着晨光,表现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 一桁波纹青未了:水面的波纹仍在荡漾,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 雨馀凉更好:雨后的凉意让人倍感舒适,突显大自然的恩赐。
  • 几缕篆烟低绕:香烟缭绕,增添了一种古朴而雅致的情调。
  • 映上半阶芳草:芳草映衬着烟雾,形成和谐美好的画面。
  • 十二回栏遮不少:栏杆的设计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 燕来休又早:燕子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早到,令人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游丝比喻春风的轻柔,给人以美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生命,如“燕来休又早”,使自然更具亲和力。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音韵美,如“雨馀凉更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展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传递出一种愉悦、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丝:象征轻盈与自由,表现了春天的轻快。
  • 波纹:代表生活的变幻与流动。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丝袅”指的是什么?
    • A. 雨丝
    • B. 轻柔的丝线
    • C. 花瓣
  2. “燕来休又早”中“燕”是指什么?
    • A. 鳥类
    • B. 鱼类
    • C. 昆虫
  3. 本诗主要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春晓》与本诗同样描绘春日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晨光的美丽,而《谒金门》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陶淑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春天的诗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忆两亡弟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二 如梦令 赠权知微 如梦令·物外遨游落魄 如梦令·镜药收来守拙 如梦令 其四 堆雪人 如梦令 如梦令·桃李东风不耐 如梦令 赠修武贾信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奖罚分明 齒字旁的字 专肆 睹物伤情 鸟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慢易生忧 无容身之地 规结尾的成语 散衙 谗口嚣嚣 背恩忘义 飠字旁的字 书局 残编裂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