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8:20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火炉快要熄灭,灯光也渐渐暗淡,漫漫长夜中我们相对而坐,心中百般忧愁滋生。往后在各地重逢时,请不要忘记今夜在灯下的情谊。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古代文人之间的友情、思念关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对夜晚、灯光和炉火等意象的描绘,象征着温暖、孤独及人际关系的深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生活、友情、爱情等多个主题,风格多变,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长恨歌》最为人知。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东都(洛阳)居住。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冬夜示敏巢》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描绘了在寒冷的冬夜,炉火渐渐熄灭,灯光逐渐暗淡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以及对朋友的思念。面对漫长的夜晚,诗人和朋友相对而坐,心中却满是忧愁。这种情景不仅反映了个体在孤独中的无奈,也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珍贵。
接着,诗人又转向未来的重聚,提醒朋友在他日重相见时,不要忘记今夜的情谊。这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惜,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层次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深刻,既有对当下情境的真实描绘,也有对未来美好重聚的向往,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冬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孤独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思念,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又温暖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炉火”象征什么?
a) 寂寞
b) 温暖
c) 希望
诗人希望在未来重见时,朋友不要忘记什么?
a) 今夜的情谊
b) 过往的痛苦
c) 生活的忙碌
诗中的“夜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侧重于家国情怀的沉重与忧虑,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于个人友情的温暖与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