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2: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27:30
门庭有水巷无尘,好称闲官作主人。
冷似雀罗虽少客,宽于蜗舍足容身。
疏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台欲待春。
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新居的环境,门前有水,巷子里却没有尘埃,真是适合我这个闲官当主人。虽然来客不多,冷清得像雀罗一样,但这房子却比蜗牛的壳宽敞,足以容身。竹林小路通向月亮,草台也被清扫,正期待春天的到来。想必你还未能归来,南园北曲的距离只是虚设的邻居而已。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仕途坎坷,曾任多职,最后任大理寺丞。他的诗风明快、易懂,关注民生,深受百姓喜爱。
此诗写于白居易迁居宣州时期,表达了他对新居的喜爱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环境恬静而优雅,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新居的静谧与优雅,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朋友的思念。诗的开头两句“门庭有水巷无尘,好称闲官作主人”,勾勒出一个清新幽静的居住环境,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闲官”,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句子“冷似雀罗虽少客,宽于蜗舍足容身”则反映了诗人对客人稀少的无奈与对居住空间的满足。尽管客人不多,但这份宁静却让人倍感舒适。诗中的意象如“竹径迎月”和“莎台待春”,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最后几句“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则是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崔相公相聚的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新居环境,还深刻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自得。
诗中描绘的环境如何?
“闲官”在此处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雀罗”是用来比喻什么?
在白居易的《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中,诗人描绘了宁静的新居,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描绘了贫困与无奈,展示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明显不同,前者偏向优雅与闲适,后者则显得沉重与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