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2:23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
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
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
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
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
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落日的余晖伴随着边塞的尘土升起,胡人的骑兵在这清秋时节出征。汉朝的军队组建了十万大军,舰艇高高耸立在河边。谁说可以轻松渡过这条河?回想当年我曾在战场上血染衣衫,风雨交加中心中愁苦。季子正值年少,骑着马穿着黑貂裘。如今我已老去,白发苍苍,路过扬州。厌倦了游历,想要在江边种下千株橘树。我们两位在东南游历的朋友,拥有万卷诗书的事业,想要与您共同谋划。不要去射南山的老虎,应该直接寻找富裕的民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将领,字幼安,号稼轩,晚号醉翁。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朝政动荡,因其豪放的个性和爱国情怀而著称。作品多以豪情壮志、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为主题,且对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胆创新。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辛弃疾晚年,当时他已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无奈。扬州作为文化名城,承载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反思。
《水调歌头 其七 舟次扬州和人韵》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哲思的词作。开头几句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落日与尘土的交织,胡骑的出征,不禁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兴衰与战乱的无奈。诗人在此处不仅仅书写自然的壮丽,也在潜移默化中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
接着,诗人以“谁道投鞭飞渡”发问,表现出对过往战斗经历的怀念与反思。这里提到的“鸣髇血污”,展现了他年轻时的血战与苦痛,情感深刻而真实。而“风雨佛狸愁”则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象征着他心中对过往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辛弃疾转向个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老年的辛弃疾希望能够在扬州种下千株橘树,寄托着他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而与朋友共谋理想的愿望,体现了他对友谊与理想的珍视。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历史、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个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思考,流露出对友谊与文化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骑”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骑兵?
“倦游欲去江上”中“倦游”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黑貂裘”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