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05
《谒金门》
作者: 辛弃疾
山共水。美满一千余里。不避晓行并早起。此情都为你。不怕与人忧。只怕被人调戏。因甚无个阿鹊地。没工夫说里。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相连的美景,远远延绵一千多里。为了你我不怕早起走路,也不在乎别人议论我的情感。我只怕被人轻视和戏弄,为什么没有个像鹊儿一样的地方,让我有时间细细说说心事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兼具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感,常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执着。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对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感到无奈之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压力的无奈与反叛。
《谒金门》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诗中描绘的山水意象,构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诗人在清晨行走的意象中,象征着他对爱情的珍视与努力,表现出一种不畏艰辛的执着态度。同时,诗中对“调戏”的恐惧,反映了辛弃疾在情感表达上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个人挣扎。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深刻的情感张力,既有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又有对世俗的无奈与反叛。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体会到辛弃疾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感受到他对自由与真爱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虽有世俗压力和内心挣扎,但仍不减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渴望,抒发了辛弃疾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的“山共水”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爱情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自然的威严
诗人对“调戏”的恐惧反映了什么?
a) 对爱情的执着
b) 对世俗压力的敏感
c) 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阿鹊”象征什么?
a) 传递情感的媒介
b) 自然中的生灵
c) 生活的烦恼
与辛弃疾的《谒金门》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但更侧重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