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7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这首诗写道:在京洛的云山之外,音信全无,亲友的来信静止不动。我的灵魂与友人相交,但身体却疲惫不堪,只能望着乡台。因衰弱而卧于江边,亲朋好友在黄昏时分回来探望我。白鸥在江水上栖息,究竟有什么事情让我感到更多的悲哀呢?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
《云山》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生活艰辛、身处困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以“云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情感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描写京洛的远景,表现出音信的无踪,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尤其是“音书静不来”,既有对外界联系的渴望,也暗藏了深深的失落与焦虑。
接下来的“神交作赋客”则展现了诗人精神上的寄托,尽管身体虚弱,但他仍通过文字与友人保持心灵的交流。这种心灵的交往让他在孤独中获得了一丝慰藉,但“力尽望乡台”却又无情地揭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后两句将诗人当前的状态描绘得更为具体,身卧江边的颓废与黄昏时分亲朋的回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最后一句“何事有馀哀”以疑问形式总结全诗,既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也引发读者对孤独与生活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渗透出浓厚的情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功底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以孤独与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现了杜甫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
诗中“京洛”指的是哪两个城市?
A. 北京和洛阳
B. 长安和洛阳
C. 西安和北京
D. 南京和北京
诗人因何原因卧于江边?
A. 旅行
B. 疾病
C. 休息
D. 钓鱼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友谊
D. 爱情
杜甫的《云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表达更加沉重与忧伤,而李白则以一种更为轻快的情绪来反映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