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柳子厚》

时间: 2025-07-26 07:43:51

诗句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7:43:51

原文展示

答柳子厚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年轻的我正值美好年华,心中的忧愁却比四季之愁还要多。希望有朝一日能停下车马,与你相随走出这渔网般的束缚。

注释

  • 年方:正值年少。
  • 伯玉:指美玉,这里用以形容年轻人的美好年华。
  • 恨比四愁多:忧愁比四季的愁苦还要多,表达了心中的沉重。
  • 会待:期待能够。
  • 休车骑:停下车马,暗指放下繁忙的生活。
  • 相随出罻罗:一同走出束缚自己的网,暗喻自由和朋友的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翁,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善于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哲理,反映了他对官场、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答柳子厚》写于刘禹锡与友人柳子厚的交往之中,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压抑,刘禹锡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束缚,诗中流露出他渴望摆脱这种束缚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展现出一种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年方伯玉早”用比喻突出了年轻的美好,然而随即转入“恨比四愁多”,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内心的矛盾与忧愁。这一对比使得整首诗情感更加深刻,读者能感受到诗人虽年少却心事重重的复杂心情。

接下来的“会待休车骑”则流露出一种期待和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游历、摆脱世俗束缚的心愿。最后一句“一同走出罻罗”,象征着逃离繁忙与烦恼的愿望,带有一种向往自由的情感。整首诗在意象上也富有层次感,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形成了一种美丽而哀伤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方伯玉早:指出作者年轻时光美好,使用“伯玉”形容年轻的美好。
  2. 恨比四愁多:表达内心的忧愁更甚于四季的更迭,显示出诗人的苦闷。
  3. 会待休车骑:期待与友人一起,停下奔波的生活,暗示一种期盼。
  4. 相随出罻罗:期盼与朋友共享自由,象征逃离束缚,追求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伯玉”比喻年轻美好,增强了形象感。
  • 对比:开头的美好与结尾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情感。
  • 象征:罻罗象征着生活的束缚,强调追求自由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自由与现实生活的束缚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感,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伯玉:象征年轻与美好,代表一种理想的状态。
  • 四愁:代表生活中常见的忧愁,构成对比。
  • 车骑:象征繁忙的生活,暗示诗人渴望停下脚步。
  • 罻罗:象征束缚,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伯玉”用来形容什么?

    • A. 年轻的美好
    • B. 丑陋的事物
    • C. 老人的智慧
    • D. 贫穷的生活
  2. 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做什么?

    • A. 争斗
    • B. 旅行
    • C. 工作
    • D. 吵架
  3. “罻罗”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束缚
    • C. 健康
    • D. 学识

答案

  1. A. 年轻的美好
  2. B. 旅行
  3. B. 束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 《夜泊牛津》: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反映内心的思考,与刘禹锡的思念主题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刘禹锡诗文集》

相关查询

秘书省中忆旧山 寻春题诸家园林 答杨使君登楼见忆 惜落花 思妇眉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酬皇甫宾客 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摇相应和 臼字旁的字 包含汪的词语有哪些 同舟而济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觏侮 攴字旁的字 屈结尾的成语 势不可为 鼠撺狼奔 速祸 爬梳洗剔 瓜字旁的字 昏星 齲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四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