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4:46
会稽山
周密 〔宋代〕
职方犹记禹南巡,窆石梅梁尚有神。
地接蓬莱云意古,潮来溟渤水痕春。
刻碑颂德秦丞相,探穴求书汉史臣。
玉室金堂今在否,馀粮仙草属閒人。
这首诗回忆起大禹南巡时的情景,至今仍有石碑和梅树留下神圣的印记。这里的土地连接着传说中的蓬莱,古老的云彩仿佛诉说着历史。潮水涌来,海洋的痕迹在春季的水面上显现。诗中提到为秦丞相刻碑颂德,探寻汉朝史臣的书籍。如今,华丽的玉室和金堂是否仍在?剩下的粮食与仙草又归谁所有?
周密(1232-1298),字履善,号穷睇,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学者。他在文人圈中享有盛名,尤以其诗词创作和文学评论而闻名。周密的作品往往兼顾历史与个人情感,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会稽山》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周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他在诗中描绘了会稽山的壮丽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会稽山》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诗作。周密通过描绘会稽山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缅怀。诗的开头提到大禹南巡的事迹,展现了历史的深远与重要,接着用“窆石梅梁尚有神”来强调这片土地上仍然留存着历史的痕迹和神灵的庇佑。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与敬仰贯穿整首诗。
接下来的描绘则将视野扩展到自然界,“地接蓬莱云意古”,不仅是对地理的描写,也传达出一种神秘的古老感。潮水的来临和水痕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后半部分提到秦丞相和汉史臣,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功绩,并引发读者对历史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一句“玉室金堂今在否,馀粮仙草属閒人”,表达了一种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反思。在历史的洪流中,曾经的辉煌是否依然存在?而那些珍贵的资源又该归谁所有?整首诗在对历史的追溯中,融入了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周密对人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会稽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诗人不仅缅怀历史人物的功绩,也反思当下的物质追求,体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尊重与敬仰。
“职方犹记禹南巡”中的“职方”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玉室金堂今在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