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10:00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
苏轼 〔宋代〕
窈眇文章宜和寡,
峥嵘肝肺亦交难。
未能飞瓦弹清角,
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落水,
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
莫遣孙郎帐下看。
这首诗表达了对文人交往的感慨与思考。文章的深奥与简约应该和谐共存,情感的真挚与深刻也不容易交融。虽然我无法像飞瓦一样高亢地弹奏出美妙的乐曲,但也不愿意随意在泥水中嬉戏打闹。突然看到秋风吹落了水面,遥想长安的霜叶已满地。诗作完成后,我将其赠送给刘夫子,却希望孙郎不要在帐下观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因与刘景文、傅曦等文人相交,表达了对友人和文人情谊的珍视,同时反映了他在逆境中渴望与志同道合者共鸣的心情。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文章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头两句通过“窈眇文章宜和寡”和“峥嵘肝肺亦交难”表达了他对文人之间情感与思想交流的期待与难度。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未能飞瓦弹清角”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谦逊,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最后一句“莫遣孙郎帐下看”则显示出对友人和自己作品的保护与珍视,反映了他对诗歌和友谊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折射出苏轼对文人社会的思考与批判,在清新自然中蕴含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真挚与困难,以及对创作与友谊的珍视,表达出一种对艺术与生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飞瓦”比喻什么?
A. 诗歌
B. 高亢的才华
C. 秋风
D. 泥水
“窈眇文章宜和寡”表达了什么?
A. 文章应该简单
B. 文章需要深奥与简约的结合
C. 文章不重要
D. 文章要复杂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谁的期待?
A. 刘夫子
B. 孙郎
C. 自己
D. 朋友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充满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但苏轼更偏向于理智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