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时间: 2025-05-02 03:02:57

诗句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

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57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辛弃疾

白话文翻译

我心向往广阔的天地,曾经梦想登上天际。抚摸那皎洁的明月,世人俯仰之间已过千年。有位客人骑着骖鸾与凤,与我相约在青山与赤壁之上,共同迎接高寒的时光。我们举杯畅饮北斗星下,我也身在其中。少时歌唱神情恣意,形如沉睡。鸿鹄高飞,天地尽收眼底。想再高歌一曲,梦中醒来,推开枕头,惘然独自思念,那人事到底亏欠了什么?有美人可与我倾诉,秋水隔着月光的婵娟。

注释

  • 寥阔:广阔的意思。
  • 摩挲:轻轻触碰、抚摸。
  • 骖鸾、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美好。
  • 北斗:指北斗星,古人用以指引方向。
  • 鸿鹄: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典故解析

  • 太白:指李白,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洒脱的诗风著称。
  • 东坡韵:指苏轼(东坡居士)的诗词风格,常用的韵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志向。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时值他卧病博山寺,心中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和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展现了辛弃疾对理想的坚守与追求,尽管身处病痛之中,他的心灵依然向往广阔的天地。诗中通过对明月、青山、赤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思考。尤其是“我志在寥阔”一句,既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收尾,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志在寥阔”: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 “畴昔梦登天”:回忆年轻时的梦想。
  • “摩挲素月”:通过抚摸明月,表达对美的向往。
  • “有客骖鸾并凤”:暗示与志同道合的人共饮高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与广阔的天地相提并论。
  • 对仗:如“青山赤壁”对“北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虽有现实的困境,但心灵依然向往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与高远的理想。
  • 青山、赤壁: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最能概括诗的主题? A. 痛苦
    B. 理想
    C. 现实
    答案:B

  2. “摩挲素月”中的“素月”指的是? A. 皎洁的月亮
    B. 明亮的星星
    C. 清澈的湖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辛弃疾更强调个人志向与孤独感,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除夕小亭招饮座上举贾浪仙祭诗事 苦寒吟和周岷帆学博 内庄吊王中丞三善 唐太宗哀忠墓 宿滑县和壁上韵 春日即事时馆惜薪司胡衕 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 其三 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 其二 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 其一 南诏碑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车载斗量 小字头的字 女扮男装 十面埋伏 口字旁的字 认捐 幺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老僧入定 较勘 跳篱骗马 癶字旁的字 宾饯日月 肥皂泡 包含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