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4:40
万里边城地,垂杨二月春。
年华枝上见,日暮客愁新。
露叶疑啼脸,风花思舞巾。
玳梁谁道好,持此寄情人。
在万里边城的地方,二月的春天里垂杨依依。
年华的美好在枝头上显现,日暮时分我愁苦的心情又新添一层。
露珠在叶子上似乎在疑惑我的脸庞,微风中花瓣随风舞动着我的手巾。
玳梁(指一种彩色的飘带)谁说好?我持着它寄托给我的情人。
作者介绍:李龏,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天的黄昏,诗人置身于边城,心中充满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折杨柳的意象映衬出他的孤独与愁苦。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思念情感的古诗,诗人在边城的春光中,目睹垂柳依依,触景生情,展现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对情人的无尽思念。首句“万里边城地,垂杨二月春”,将我们带入一个远离繁华的边境城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愁苦的情绪便渐渐渗透其中,特别是“日暮客愁新”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露叶疑啼脸,风花思舞巾”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融,露珠和风花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显示出诗人的细腻与敏感。结尾“玳梁谁道好,持此寄情人”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玳梁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情人的深情期盼与祝福。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蕴含着深厚的离愁别绪,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思念与离愁展开,通过自然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既美丽又苦涩的情感状态。
诗词测试:
《折杨柳》的作者是谁?
诗中“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主要象征什么?
“玳梁谁道好”中的“玳梁”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