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24
酬乐天衫酒见寄
作者:刘禹锡 〔唐代〕
酒法众传吴米好,
舞衣偏尚越罗轻。
动摇浮蚁香浓甚,
装束轻鸿意态生。
阅曲定知能自适,
举杯应叹不同倾。
终朝相忆终年别,
对景临风无限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酒的赞美与交友的思念。酒的酿造技艺在吴地盛行,米酒的味道更加醇厚;而舞者的服饰则偏好轻盈的越罗。那香气四溢的酒杯,宛若轻盈的鸿雁般展翅飞翔。听了这些乐曲,便知道自己能否自得其乐;举杯共饮时,感叹彼此的倾心与不同。整日思念,尽管已别离一年,望着眼前的景色,迎着微风,情感愈发浓烈。
刘禹锡,字梦屈,号石头,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歌、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刘禹锡在政治上屡遭贬谪,生活经历丰富,常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
《酬乐天衫酒见寄》是刘禹锡回应友人乐天的来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酒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酒与舞衣,象征了欢聚时的快乐时光,反映了当时文人交际的生活情趣。
刘禹锡的《酬乐天衫酒见寄》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歌,通过对酒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诗的开头便提到“酒法众传吴米好”,显示了酒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吴地的米酒尤为出名,接着以“舞衣偏尚越罗轻”引出舞者的轻盈,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这种氛围随着“动摇浮蚁香浓甚”而愈加浓烈,酒的香气如同轻盈的蚁群般弥漫开来。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阅曲定知能自适”表达了对音乐的欣赏和对生活的自得。举杯共饮时,诗人感叹“不同倾”,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终朝相忆终年别,对景临风无限情”则是情感的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使时光流逝,彼此的情谊依旧如故,感情愈加浓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分离的惆怅与思念。通过对酒的赞美与舞者轻盈形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刘禹锡在诗中提到的酿酒地是哪个地方?
A. 吴地
B. 越地
C. 楚地
在诗中,舞衣偏好哪种材料?
A. 丝绸
B. 越罗
C. 棉布
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A. 忘记
B. 思念
C. 嫉妒
刘禹锡与李白的诗歌在表达情感时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刘禹锡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生活的哲思来体现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通过豪放的语言与壮阔的意象来展现个体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的不同,反映出唐代诗歌多样化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