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23
烂柯山下旧仙郎,
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
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
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
人将琪树比甘棠。
在烂柯山下的老仙人身旁,
星宿来临为他增添了婺女星的光辉。
远远传来的歌声划破了白纻的宁静,
知道家族的学问与青箱相传。
水流向沧海究竟何时离去,
兰花在幽静的林中依旧自香。
听说天台山上有遗留的恩爱,
人们将琪树比作甘棠。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洪州,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该诗作于唐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及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烂柯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的开头提及“烂柯山下”,不仅勾画出清幽的自然景色,也引入了古代隐士的生活理念,与后文的“家学”呼应,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承。诗中提到的“水朝沧海何时去”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未来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此外,诗中“兰在幽林亦自芳”描绘了兰花在幽静环境中依然散发香气的情景,传达了高洁与独立的品格。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的“人将琪树比甘棠”则用美丽的植物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歌围绕友谊、文化传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烂柯山”指的是:
A. 一座名山
B. 传说中的隐士居所
C. 一种植物
“兰在幽林亦自芳”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C. 对友谊的渴望
“水朝沧海何时去”暗示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的思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