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27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翦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在月光下,桂树静静地生长,根扎在清澈的天空之下。
天风在月光中起舞,吹送桂花飘落到人间。
飘零的花瓣被随意抛洒,最终落在庐山的山间。
我是在石头上生长的桂树,叶子如剪裁般碧绿鲜明。
树干每天都在长大,根系也愈加坚固。
我不再回归天上的明月,只是在这山中空虚地老去。
庐山离咸阳有三四千里的路程。
无人来为我移植,让我进入上林园。
比不上那些红花树,长在温室的前面。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五律和古诗。白居易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作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之时。诗中桂树的孤独与不归,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归属的思索,隐喻着他对世事的无奈。
《庐山桂》以桂树为切入点,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桂树在月中静谧地生长,象征着一种孤独和坚韧的品格。诗的开头描绘了桂树在月光下的安详,接着通过“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引出桂花的飘落,暗示着生命的流转与无常。后文则通过对桂树生长环境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生命的无奈。最后一联提到无人为其移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孤独和被遗忘的主题。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融入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使其成为白居易代表作之一。诗中对桂树的描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情感的寄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归属感展开,通过桂树的生长与飘零,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选择题:诗中“偃蹇月中桂”中“偃蹇”的意思是?
A) 直立
B) 安逸
C) 快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庐山去咸阳,道里____千”。
判断题:诗中桂树的生长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