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伤春词》

时间: 2025-04-27 14:37:27

诗句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27

原文展示:

伤春词
白居易 〔唐代〕
深浅檐花千万枝,
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
尽日伤春春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伤感。诗人站在有着深浅花影的屋檐下,外面碧绿的纱窗外,黄鹂在唱着歌。她的妆容未干,眼中含泪,坐在帘下,整日沉浸在对春天的伤感中,而春天似乎对她的忧愁毫不在意。

注释:

  • 檐花:指屋檐下的花,形容春天的繁花似锦。
  •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
  • 黄鹂:一种鸟,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欢快。
  • 残妆:指未完全化好的妆容,表现出诗人的伤感与无力。
  • 伤春:对春天的伤感,反映出诗人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善于描绘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白居易的诗作广泛,涉及政治、民生、爱情等多个主题。

创作背景:

《伤春词》创作于唐代一个春天,诗人可能因春日的美丽与自己内心的孤独、悲伤形成对比而产生此诗。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但诗人却因个人情感而感到失落,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无奈与忧伤。

诗歌鉴赏:

《伤春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情感。开篇即以“深浅檐花千万枝”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繁华景象,接着“碧纱窗外啭黄鹂”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泼。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象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愉悦,反而是“残妆含泪下帘坐”表达了她的忧伤与无奈。诗人用“尽日伤春春不知”来总结,既透露出春天的无情,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花、鸟、泪等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同时也表现了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感伤。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浅檐花千万枝:描绘春日繁花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屋檐下花朵的色彩变化。
  2. 碧纱窗外啭黄鹂:通过描写窗外黄鹂的歌唱,渲染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3. 残妆含泪下帘坐:表明诗人的情感状态,妆容未干,眼中含泪,显示出她的悲伤。
  4. 尽日伤春春不知:强调诗人整日沉浸在伤春的情绪中,而春天似乎对她的感受毫无所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与诗人的情感相联系,产生鲜明的对比。
  • 拟人:春天被拟人化,表现出它的无情与对诗人情感的漠视。
  • 对仗:如“深浅檐花”和“碧纱窗外”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感伤与孤独的情感。诗人在春天美好景象面前,感受到内心的失落与悲伤,反映出人们在自然美景前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花:象征生命与美好,代表春天的繁荣。
  • 黄鹂:象征欢乐与自由,表现春天的生机。
  • :象征悲伤与无奈,突显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纱窗外啭黄鹂”中的“碧纱窗”指的是什么? A. 窗户
    B. 纱窗
    C. 花窗
    D. 木窗

  2. 诗人整日伤春的原因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内心的孤独
    C. 自然的变化
    D. 朋友的离去

  3. 诗中“尽日伤春春不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生命的感叹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忧愁,而《伤春词》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春夜喜雨》:表现春天的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相较于《伤春词》的伤感,更为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代诗歌精选》

相关查询

礼光状元塔 奉送大司寇应公还天台 次韵答黄小峰 其一 松江晓晴 丙申见怀 其四 雪九首 再次韵答节推司理 舟中夜雪 咏史 踏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东道西 屮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分判 四愁 一天好事 凵字底的字 曰字旁的字 上下有节 直吐胸怀 无愠 牵凿 抵开头的成语 现身说法 殚智竭力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