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6:10
调发烦三郡,跳梁满四郊。
欲平绿林乱,先革白茅包。
清昼狐归穴,和风燕返巢。
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治理的紧迫感与希望。诗人提到三郡的纷扰,四郊的喧闹,表明治理的任务艰巨。想要平息绿林中的骚乱,首先要处理掉白茅的包裹,暗指要彻底改革现状。清晨时分,狐狸回到自己的洞穴,和风中燕子也返回了巢中,象征着安宁的到来。最后一句强调了行事的果断,不必等待外界的锋利干预。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新、直率的风格著称,作品涉及诗、词、文等多种体裁,常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克庄对友人卓漳州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忧虑与期待,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以及诗人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以严肃的语调开篇,描绘了地方治理的困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渴望。诗中通过“调发烦三郡”的描述,揭示了治理的复杂性与紧迫性。接着,诗人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指出要想平息动乱,必须先从根本入手,显示了其深刻的社会观察能力。
诗中还运用了自然景象作为隐喻,狐狸和燕子的归巢象征着安宁与归属,带给人一种平和的希望感。最后一句“姑行龚遂策”强调了积极行动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不必等待的决断精神。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情怀与人文关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更传递了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治理的关注,强调改革与果断的重要性,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白茅包”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