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08
多作恶诗供世笑,晚持孤论谁予同。
才名压倒豁老,官职火迫乖崖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与孤独感。作者认为,世间充斥着低劣的诗歌,供人取笑,而他自己坚持孤独的见解却无人认同。才华和名望的光环掩盖了老年的孤独感,官职的压力也让人难以安宁。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白云,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词、诗、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刘克庄是南宋的代表性文学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面对政治压力与道德困境,诗人以此反映自己在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的开头“多作恶诗供世笑”,直接指出当时充斥着低劣诗作的现状,反映了文人对于社会文化的失望。而“晚持孤论谁予同”,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独立见解的坚持,尽管无人认同,这种孤独感在古代文人中常为共鸣。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才名压倒豁老”来对比名利与智慧的关系,暗示名声往往遮蔽了真正的智慧与内心的孤独。最后一句“官职火迫乖崖翁”,则通过“火迫”一词,形象地展现了官职带来的压力与焦虑,使人不得安宁。整首诗在批判与自省中透露出一种惆怅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个人价值与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个人价值的思考,强调了名声与内心的矛盾,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恶诗”是指什么?
诗人感到孤独是因为:
“官职火迫乖崖翁”中“火迫”是形容:
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王安石则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