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04:19
原文展示:
春丝惹恨鬓云垂,媚态愁容半在眉。早是思深难语别,可堪肌瘦不胜衣。眼前有恨景尤速,门外无情车载脂。自笑不如天上月,尊前犹有见郎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丝线勾起了心中的恨意,鬓发如云般垂落。妩媚中带着忧愁,半数情感都凝聚在眉间。早已是思念深沉难以言表,更何况身体瘦弱,连衣服都显得过于宽松。眼前的恨意景象迅速变化,门外的无情车辆载着脂粉。自嘲自己不如天上的月亮,至少在酒杯前还能见到心爱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情感真挚。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远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作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己的孤独、思念之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远方心爱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奈之情。诗中“春丝惹恨鬓云垂”一句,以春天的丝线比喻心中的恨意,形象生动。“媚态愁容半在眉”则进一步通过眉间的表情来传达内心的情感。后两句“早是思深难语别,可堪肌瘦不胜衣”则直接表达了思念之深和身体的瘦弱,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自笑不如天上月,尊前犹有见郎时”则通过自嘲和对比,表达了无法与心爱之人相见的无奈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远方心爱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通过春天的景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春丝惹恨鬓云垂”一句,春丝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心中的恨意 C. 鬓发 D. 丝线 答案:B
诗中“媚态愁容半在眉”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妩媚 B. 忧愁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B
诗中“自笑不如天上月”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嘲 B. 羡慕 C. 无奈 D. 自豪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