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其二 题汪沅兰女史残荷画扇》

时间: 2025-05-07 09:04:26

诗句

第六桥头曾唤渡。

万叶摇云,绿断红尘暑。

隔水盈盈娇欲语。

引人秋思香中去。

别后西湖谁可付。

让与蜻蜓,占得花房住。

一镜相思无寄处。

陂塘八月多烟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26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二 题汪沅兰女史残荷画扇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第六桥头曾唤渡。万叶摇云,绿断红尘暑。
隔水盈盈娇欲语。引人秋思香中去。
别后西湖谁可付。让与蜻蜓,占得花房住。
一镜相思无寄处。陂塘八月多烟雨。

白话文翻译

在第六桥头曾经呼唤渡船,
万千树叶摇动着云影,绿意断绝了红尘的炎暑。
隔着水面,娇艳的花儿似乎欲言又止,
引导着人们的秋思飘向那香气四溢的地方。
分开后,西湖还有谁可以倾诉?
只让蜻蜓来占据花房的住处。
一面镜子映照着相思,却无寄托之处,
陂塘在八月的烟雨中,愈加迷蒙。

注释

  • 第六桥头:指的是杭州西湖的一处著名景点,常为游人所往。
  • 万叶摇云:形容树叶在风中摇动,似乎与云影相互映照。
  • 绿断红尘暑:绿色的自然景象让人忘却人世间的炎热与烦恼。
  • 隔水盈盈:水面上花的姿态柔美动人。
  • 引人秋思:引发对秋天的深思,充满感伤。
  • 蜻蜓:蜻蜓在这里象征着轻盈与自由,常见于夏秋季节。
  • 一镜相思:指心中的思念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深沉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清代诗人,字舜华,号兰亭,善于诗词,作品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西湖边,灵感来源于汪沅兰女史的画作,描绘了秋天的情景与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诗歌鉴赏

整首《蝶恋花 其二》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黄燮清对西湖秋景的深刻感受与思考。诗中通过“第六桥头”的场景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伴随着“万叶摇云”这一生动的描绘,传达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隔水盈盈娇欲语”一句,让人感受到那水面上花朵的娇美,似乎在倾诉着什么,进一步引发诗人“引人秋思”的情感共鸣。此时,秋意渐浓,思念的情感悄然升起,诗人用“别后西湖谁可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倾诉对象的渴望,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两句“一镜相思无寄处”与“陂塘八月多烟雨”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镜子”隐喻思念的无处寄托,而“烟雨”则象征着迷蒙的情感与不舍的回忆,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六桥头曾唤渡:描绘了一个曾经的场景,暗示了对往昔的怀念。
  • 万叶摇云,绿断红尘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表达诗人对现实的逃避。
  • 隔水盈盈娇欲语:花儿的美丽与羞怯,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 引人秋思香中去:香气引发了对往事的思考与追忆。
  • 别后西湖谁可付:对过往情感的无处倾诉,显得孤独。
  • 让与蜻蜓,占得花房住:蜻蜓象征轻盈与自由,诗人把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
  • 一镜相思无寄处:思念无处寄托,情感的沉重。
  • 陂塘八月多烟雨:描绘出迷蒙的景象,反映出诗人的愁苦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镜相思”将思念与镜子相联系,形象生动。
  • 拟人:如“盈盈娇欲语”,赋予花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感较强,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伤。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浪漫,也是思念的寄托。
  • 残荷: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如今的凋零,映射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 蜻蜓:象征自由与轻盈,暗示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 烟雨:象征着朦胧与思念,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与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第六桥头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逝去的时光
    • C. 诗人的思念
    • D. 以上皆是
  2. “一镜相思无寄处”中的“镜”指代什么?

    • A. 物质的镜子
    • B. 思念的反映
    • C. 现实生活
    • D. 诗意的幻想
  3. 整首诗传达的情感基调是?

    • A. 开心
    • B. 失落
    • C. 愤怒
    • D. 绝望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李清照):同样以蝶恋花为题,表达思念之情。
  • 《秋夕》(杜甫):通过描写秋天的情景,抒发离愁别绪。

诗词对比

  • 《蝶恋花》 vs 《秋夕》: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柔美细腻,而杜甫的则显得沉重与悲凉。两者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对秋天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解》

以上是关于《蝶恋花 其二 题汪沅兰女史残荷画扇》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虏乱 建安遣兴 五月雨 北窗 村舍杂书 六月一日晓赋 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 右双鹅 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 雨夜观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志不在年高 街坊四邻 相与一口 一旗二鎗 名落孙山 龠字旁的字 变化不穷 台盏 齲字旁的字 扺掌而谈 三撇旁的字 挖耳当招 幾字旁的字 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狂噬 包含肌的成语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