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时间: 2025-07-27 10:13:53

诗句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13:53

原文展示: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性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诗人将清纯的境界与真实的存在相结合,描绘出如水波般的灵动、如春天般的生机。风云的变化和花草的精神融汇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海浪的起伏和山峦的险峻都似乎在传达一种宇宙的道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得以升华。最终,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形体,达到与人同体的境界。

注释:

字词注释:

  • 绝伫:形容停留或凝神的状态。
  • 灵素:清纯的本质。
  • 回清真:指回归到真实和纯净的状态。
  • 觅:寻找。
  • 水影:水面上倒映的影子。
  • 阳春:春天的阳光,象征生机。
  • 风云变态:风云变化无常。
  • 精神:生命的气息和活力。
  • 波澜:海浪的起伏。
  • 嶙峋:形容山石的峻秀。
  • 大道:自然法则或真理。
  • 妙契:巧妙的契合。
  • 离形得似:超越形体达到某种境界。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内容蕴含了道教哲学中对自然与人、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内心追求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7-908),字子云,号涧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他是山水田园诗和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司空图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融汇了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诗品二十四则》是司空图对诗歌艺术进行的深入探讨,旨在揭示诗歌的内在规律和创作理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诗歌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精神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绝伫灵素,少回清真”表明诗人对清纯境界的向往,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真实的回归。接下来的比喻“如觅水影,如写阳春”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生命的过程。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一段,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来反映人类情感的波动,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神秘。此处的“花草精神”不仅指代自然的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随后,诗人以“海之波澜,山之嶙峋”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展现了天地之间的浩瀚与伟大,这种景象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宇宙法则的感悟。

最后,诗人希望“离形得似,庶几斯人”,表达了超越物质形态、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这一表达不仅反映了对人类精神内涵的探讨,也展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期盼。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意象,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人以自然为媒介,探讨生命的意义,展现了他对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伫灵素:诗人凝神静思,追求心灵的纯净。
  2. 少回清真:渴望回到真实、自然的本质。
  3. 如觅水影:比喻寻找内心的真实,如同在水面上寻找影像。
  4. 如写阳春:描绘春天的生机,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5. 风云变态:自然变化无常,反映人生的多变。
  6. 花草精神:花草展现出的生命力,诗人从中感受到灵感。
  7. 海之波澜:大海的起伏,象征着广阔与力量。
  8. 山之嶙峋:巍峨的山峦,展示自然的壮丽。
  9. 俱似大道:自然与真理相互契合,展现宇宙法则。
  10. 妙契同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一种哲学思考。
  11. 离形得似:超越形体的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12. 庶几斯人:希望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影、阳春等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传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 拟人:风云变化、花草精神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与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清纯、真实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他对宇宙法则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素:象征清纯的心灵与真实的本质。
  • 水影:比喻内心的真实与灵动。
  • 阳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波澜:代表大自然的浩瀚与力量。
  • 嶙峋:象征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拜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伫灵素”意思是什么? A. 追求灵魂的纯净
    B. 寻找财富
    C. 追求名利
    答案:A

  2. “如觅水影”中的“水影”象征什么? A. 名声
    B. 心灵的真实
    C. 财富
    答案:B

  3. 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同样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而司空图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司空图诗文集》

相关查询

题竹谷神祠(一作谷神庙) 宿城南亡友别墅 夜看牡丹 酒泉子·日映纱窗 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 西江上送渔父 归国遥 其一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登李羽士东楼 相和歌辞。阳春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舍近图远 行化如神 凶饥妖孽 稳到 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接轨 入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唐哉皇哉 田字旁的字 包含三的成语 車字旁的字 揣时度力 为人师表 冰壸秋月 宽靖 毁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