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9:1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9:11:54
酒泉子·日映纱窗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阳光透过纱窗,映照在小屏风上,屏风上画着青山。
故乡的春天,烟雾缭绕隔着视线,背后是兰花的灯光。
我倚靠在高阁上,宿妆未去,心中惆怅,远方的云影稀薄。
草刚刚齐整,花又凋落,双燕在空中飞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山人,唐代诗人,擅长词作,尤以婉约词风著称。他生活在唐朝中后期,仕途坎坷,常感孤独与离别之苦,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酒泉子·日映纱窗》创作于温庭筠的晚年,正值唐朝衰落之际,诗人感受到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此时的他可能身处异地,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和青春的怀念。
温庭筠的《酒泉子·日映纱窗》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幽静而惆怅的情感。开篇通过“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来设置场景,阳光透过纱窗,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生机,然而这种生机并未能驱散诗人心头的愁绪,接着“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则将思乡之情引入,烟雾似的隔离感让人倍感失落。诗人在高阁上倚靠,显露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似乎宿妆未去,心情愈发沉重。
“千里云影薄”一语,遥远的云彩象征着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情感的渺小与无力感愈发显现。最后两句“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则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春天的生机结合在一起,草木初生却又凋零,燕子成双飞翔,暗示着美好与离别,令人唏嘘。
整体来看,这首词在悲伤与美好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温庭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将身处异地的游子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日常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深邃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感受。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酒泉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着浓厚的个人情感,但温庭筠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李清照则是对逝去爱情的感慨。两者都使用了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更侧重于景中情的结合,后者则是情中景的渲染。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