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蛙声》

时间: 2025-05-02 12:46:35

诗句

官蛙不问雨兼晴,阁阁无端聒耳鸣。

对客自夸闻鼓吹,稚圭此语岂真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35

原文展示:

蛙声 王炎 〔宋代〕 官蛙不问雨兼晴,阁阁无端聒耳鸣。对客自夸闻鼓吹,稚圭此语岂真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官蛙不论下雨还是晴天,总是无端地发出刺耳的鸣叫声。它们对着客人自夸能听到鼓吹之声,但稚圭的话难道是真心的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官蛙:指青蛙,因古人认为青蛙鸣叫与官府的鼓吹相似,故称。
  • 阁阁:象声词,形容蛙鸣声。
  • 聒耳鸣:形容蛙鸣声刺耳,令人不适。
  • 稚圭:指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此处用其字稚圭。

典故解析:

  • 稚圭此语:指王安石曾有诗句“蛙声阁阁”,此处作者质疑其诗句是否出于真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字晦叔,号双溪,宋代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通过对蛙声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虚伪的讽刺。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之时,通过蛙声的描写,抒发对官场虚伪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蛙声的描写,巧妙地讽刺了官场的虚伪。首句“官蛙不问雨兼晴”,以蛙声不论天气如何都持续不断,比喻官场中人的虚伪行为不分场合。次句“阁阁无端聒耳鸣”,进一步以蛙声的刺耳,形容官场中人的言行令人反感。后两句“对客自夸闻鼓吹,稚圭此语岂真情”,则通过对比王安石的诗句,质疑其是否出于真心,从而深化了对官场虚伪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官蛙不问雨兼晴”,通过蛙声的持续不断,比喻官场中人的虚伪行为不分场合。
  • 次句“阁阁无端聒耳鸣”,以蛙声的刺耳,形容官场中人的言行令人反感。
  • 后两句“对客自夸闻鼓吹,稚圭此语岂真情”,通过对比王安石的诗句,质疑其是否出于真心,从而深化了对官场虚伪的批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蛙声比作官场中人的虚伪行为。
  • 拟人:将蛙声赋予人的行为特征,如“对客自夸”。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蛙声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虚伪的讽刺和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蛙:象征官场中人的虚伪行为。
  • 阁阁:象征刺耳的蛙声,比喻官场中人的言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官蛙”指的是什么? A. 官府的鼓吹 B. 青蛙 C. 官场中人
  2. 诗中的“稚圭”指的是谁? A. 王炎 B. 王安石 C. 苏轼
  3. 诗中通过什么来讽刺官场的虚伪? A. 蛙声 B. 鼓吹 C. 天气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的批判。

诗词对比:

  • 王炎的《蛙声》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王安石诗选》:收录了王安石的诗作,可以对比了解其诗歌特点。

相关查询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念奴娇·赤壁怀古 南轩即目 定林寺夜起 寄诸佃楞 九日同严冬友诸景云王少陵汪䋚青杨上玉毕文澜金宋瑞登冶城山 化成庵 春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横看 章满公车 甲坚兵利 烈心 狃狎 柳衢花市 食甘寝宁 飞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匠心独妙 龍字旁的字 僧鞋 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