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20
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苍凉微露日,惨淡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
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
连绵的雨水快要下了十天,早晨和下午也分不清楚。
苍凉的天空中微微露出太阳,惨淡的光线已被乌云笼罩。
地面已经变得泥泞不堪,天空似乎也厌倦了这肮脏的气氛。
偶尔听到鸧鸹的叫声,空旷的外面孤独地聚集着一群。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具有深厚的历史学造诣。其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朴实。
《苦雨》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写阴雨连绵的天气,反映了内心的忧虑与对社会的关切。
《苦雨》是一首描写阴雨天气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和孤独感。开头两句“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生动地表现了持续的雨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模糊不清,早晚之间的界限似乎都消失了。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苍凉和沉重。接下来的“苍凉微露日,惨淡已生云”,则通过对光线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阴沉的氛围,似乎连太阳的光辉也变得无力。
第三联“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通过对大地与天空的描绘,展现了连绵雨水给自然带来的影响,泥泞的地面与厌倦的天空暗示着一种无奈和疲惫。最后一句“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描绘了在这种孤独的环境中,偶尔听到鸧鸹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声的呼唤,令人感到一丝孤独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对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彰显了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传达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
诗中“朝晡漫不分”意指什么?
A. 早晚时间分明
B. 早晚时间模糊
C. 早晨没有阳光
D. 下午没有雨
“苍凉微露日,惨淡已生云”这两句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天气晴朗
B. 天气阴沉
C. 日出而作
D. 云开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