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3
原文展示: 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後人慕前躅,当令德不孤。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
白话文翻译: 表彰廉洁以减少贪腐,树立碑石激励贪婪之人。后人仰慕前人的足迹,应当使得美德不孤单。只要内心无愧于暗室,就能远离贿赂。番禺之人只饮水,合浦之地自然归还珍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道德教化和廉洁自律的主题。该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廉洁官员的表彰和对贪腐现象的反思有关。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为了表彰某位廉洁官员(李良相)的德行,并通过树立碑石来激励后人效仿,同时也对贪腐现象进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表彰廉洁官员和树立碑石的方式,强调了廉洁的重要性,并激励后人效仿前人的美德。诗中“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一句,直接表达了表彰廉洁和激励贪婪之人的意图。后文通过“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强调了内心的廉洁是远离贿赂的关键。最后两句“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则通过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廉洁之地的特点和廉洁之人的行为准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廉洁美德的推崇和对贪腐现象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推崇廉洁美德,批判贪腐现象,并通过树立碑石和典故的运用,激励后人效仿前人的美德,保持内心的廉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其他宋代诗人关于廉洁和道德教化的诗作,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不同诗人对廉洁主题的表达方式,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李廌的这首诗,分析他们在表达廉洁美德时的不同手法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