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良相清德碑良相百药四世孙也天宝中为尉氏》

时间: 2025-05-04 03:34:33

诗句

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

後人慕前躅,当令德不孤。

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

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3

原文展示: 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後人慕前躅,当令德不孤。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

白话文翻译: 表彰廉洁以减少贪腐,树立碑石激励贪婪之人。后人仰慕前人的足迹,应当使得美德不孤单。只要内心无愧于暗室,就能远离贿赂。番禺之人只饮水,合浦之地自然归还珍珠。

注释:

  • 旌廉:表彰廉洁。
  • 廉寡:廉洁的人少。
  • 树碑:立碑纪念。
  • 励贪夫:激励贪婪的人。
  • 前躅:前人的足迹。
  • 屋漏:暗室,指内心。
  • 苞苴:贿赂。
  • 番禺:地名,此处指廉洁之地。
  • 合浦还珠:典故,指廉洁之人归还他人遗失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道德教化和廉洁自律的主题。该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廉洁官员的表彰和对贪腐现象的反思有关。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为了表彰某位廉洁官员(李良相)的德行,并通过树立碑石来激励后人效仿,同时也对贪腐现象进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表彰廉洁官员和树立碑石的方式,强调了廉洁的重要性,并激励后人效仿前人的美德。诗中“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一句,直接表达了表彰廉洁和激励贪婪之人的意图。后文通过“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强调了内心的廉洁是远离贿赂的关键。最后两句“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则通过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廉洁之地的特点和廉洁之人的行为准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廉洁美德的推崇和对贪腐现象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表彰廉洁以减少贪腐,树立碑石激励贪婪之人。
  2. 後人慕前躅,当令德不孤:后人仰慕前人的足迹,应当使得美德不孤单。
  3. 第无愧屋漏,斯能远苞苴:只要内心无愧于暗室,就能远离贿赂。
  4. 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番禺之人只饮水,合浦之地自然归还珍珠。

修辞手法:

  • 比喻:“番禺惟饮水,合浦自还珠”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廉洁之地的特点和廉洁之人的行为准则。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推崇廉洁美德,批判贪腐现象,并通过树立碑石和典故的运用,激励后人效仿前人的美德,保持内心的廉洁。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旌廉、树碑、前躅、屋漏、苞苴、番禺、合浦还珠。
  • 详细解释:旌廉和树碑是表彰和纪念廉洁官员的方式;前躅代表前人的足迹;屋漏指内心;苞苴代表贿赂;番禺和合浦还珠通过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廉洁之地的特点和廉洁之人的行为准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旌廉以廉寡”的意思是: A. 表彰廉洁以减少贪腐 B. 廉洁的人很少 C. 树立碑石 D. 激励贪婪的人
  2. “第无愧屋漏”中的“屋漏”指的是: A. 房屋的漏洞 B. 内心的暗室 C. 贿赂 D. 廉洁之地
  3. “合浦自还珠”是哪个典故? A. 廉洁之人归还他人遗失之物 B. 番禺之地 C. 树碑纪念 D. 表彰廉洁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其他宋代诗人关于廉洁和道德教化的诗作,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不同诗人对廉洁主题的表达方式,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李廌的这首诗,分析他们在表达廉洁美德时的不同手法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轿中风翻书卷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 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宗柴扉 再过常州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题黄才叔看山亭 益公题三老图二首 春尽有感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爱山堂 初五日晓寒,浙人谓之蚕寒,盖麦秋寒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掀风播浪 笔力 鬼诛 暗杀 牧守 反文旁的字 恒河沙数 崇开头的成语 二流子 頁字旁的字 苛捐杂税 不得善终 摇山振岳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