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05
寄杨十三虞卿 李廌 〔宋代〕
前年君去时,覆水坳堂中。 三年君不归,昨夜风雨惊破屋,不知生蛟龙。 壮士耻隐忍,拔剑刺溃痈。 三杯然诺许君死,鱼腹置匕首,直入吴王宫。 护下乙镡历火飞,吐气成长虹。 义名如皦日,英气凌秋风。
前年你离开时,水倒在地上。 三年了你还未归来,昨夜风雨摧毁了房屋,不知是否生出了蛟龙。 壮士羞于隐忍,拔剑刺破脓疮。 三杯酒后许下生死之诺,将匕首藏在鱼腹中,直入吴王宫。 护下乙镡经历火飞,吐气成虹。 义名如明亮的太阳,英气凌驾于秋风之上。
作者介绍: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子高,宋代诗人。其诗风格豪放,多抒发壮志未酬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廌寄给友人杨十三虞卿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久别不归的思念和对壮士英勇行为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壮士英勇行为的赞美。诗中“覆水坳堂中”和“不知生蛟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未知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悬念和情感深度。壮士的形象通过“拔剑刺溃痈”和“三杯然诺许君死”等动作,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两句“义名如皦日,英气凌秋风”则是对壮士英勇行为的最高赞美,将其精神与日月同辉,与秋风并驾齐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壮士的英勇行为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覆水坳堂中”比喻什么? A. 事情已经发生 B. 事情无法挽回 C. 事情即将发生 D. 事情正在发生
“鱼腹置匕首”出自哪个典故? A. 《史记·刺客列传》 B. 《左传》 C. 《战国策》 D. 《汉书》
诗中“义名如皦日”赞美了什么? A. 壮士的英勇行为 B. 壮士的智慧 C. 壮士的忍耐 D. 壮士的忠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