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8:20
永遇乐
李太古 〔宋代〕
玉砌标鲜,雪园风致,似曾相识。
蝉锦霞香,乌丝云湿,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关关滑滑,寒损珠衣狂客。
尽声声不如归去,归也怎生归得。
含桃红小,香芹翠软,惆怅宜城山色。
百折浮岚,几湾流水,那一些儿直。
落花情味,露花魂梦,蒲花消息。
抚纤眉,织乌西下,为君凝碧。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园景致,仿佛是曾经见过的地方。蝉声和花香混合在一起,像乌云中的湿气,令人感到渴望。青色和白色交织在一起,像那滑滑的珠衣,寒冷中让人感到失落。尽管有再多的声音,也不如回归故乡的心情,然而归去又该如何返回?桃花红艳,香芹柔嫩,令人惆怅于这宜城的山色。云雾弥漫,流水蜿蜒,似乎一切都直指那片美好的时光。落花的情味,露珠的梦境,蒲公英的消息,都在诉说着思念。轻抚那纤细的眉毛,织成乌黑的夜幕,为你凝聚那份碧蓝的思念。
作者介绍:李太古,名太古,字贞元,号修斋,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其词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情感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李太古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失意之时,诗人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来寄托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
这首《永遇乐》充满了怀旧的情感,李太古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开头的“玉砌标鲜,雪园风致”,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雪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使用“蝉锦霞香,乌丝云湿”,运用巧妙的对比,加深了对景色的细腻描写。
诗中“尽声声不如归去,归也怎生归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深刻反映了个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最后几句描绘了桃花、香芹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之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
诗词测试:
诗中“雪园风致”是指什么?
“尽声声不如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李太古《永遇乐》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词的美丽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