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51
永遇乐
作者: 张尔田 〔清代〕
落叶虫吟,疏花鸟度,人病孤馆。
拄杖看云,剪镫话雨,心事遥山远。
萧辰野吹,严更戍鼓,独自怎生听惯。
念当前茫茫百感,朅来尽成凄断。
伤心十载,仓皇北顾,到此谷迁陵变。
瘦柳荒宫,衰兰故岸,坐见蓬三浅。
白头如许,青山何在,不信岁寒犹恋。
夜深但梁间燕子,暗闻细叹。
落叶在虫鸣中飘落,稀疏的花儿和鸟儿飞过,我在孤寂的馆舍中生病。
拄着拐杖看云,剪去灯光聊聊雨,心中的思念如远山般遥远。
在萧瑟的晨风中,听着更鼓声,我独自一人,如何才能习惯这孤独?
想到眼前茫茫的感受,回想过去,一切都化为凄凉的断念。
伤心的十年,仓皇地向北回首,直到这里,谷地和陵墓都改变了。
瘦弱的柳树在荒凉的宫殿,衰败的兰花在旧岸,坐着看见蓬草三尺浅滩。
我已白头,青山何在?不相信岁寒依然会有眷恋。
夜深时,梁间的燕子,隐约听到细微的叹息。
作者介绍
张尔田(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主要活动在清中期。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张尔田的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常利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永遇乐》创作于张尔田生活的一段孤寂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映射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及对孤独的深刻体会。
《永遇乐》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活的反思与感叹。诗的开头通过“落叶虫吟,疏花鸟度”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却又让人感到孤独的场景,接着“人病孤馆”则直接点出诗人的病痛与孤寂,情感愈显沉重。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拄杖看云,剪镫话雨,体现出他在寂静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心事的沉思。
“念当前茫茫百感,朅来尽成凄断”,这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种种感受的怀念与无奈,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后面的“伤心十载,仓皇北顾”则加重了诗人的惆怅与失落,显示出他对生活变迁的敏感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孤独无助的深切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堪称清代词作的典范之作。在最后,诗人以“夜深但梁间燕子,暗闻细叹”结束,既留给读者一种深深的思考,也隐含着人生的无奈与孤独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孤独、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往的追忆,表现了作者在生命旅程中的感悟与思考,深刻而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永遇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尔田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瘦柳”象征什么?
A. 生机
B. 衰败与孤独
C. 快乐
“夜深但梁间燕子,暗闻细叹”中的“细叹”代表什么?
A. 欢笑
B. 哀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