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2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24:59
永遇乐 秋闺用日湖体
作者: 张景祁 〔清代〕
露耿高梧,雨鸣清筱,垂镫兰堂。
宝鼎香添,轻绡扇却,帘卷花气凉。
双星幽怨,双蕖幽梦,几回盼断红墙。
含情久罗衣渐怯,更听叶堕银床。
芳华易歇,流光一去,那堪青镜飞霜。
麝锦抛棱,冰弦韵轸,空引离绪长。
清砧慵埽,曲阑慵倚,冷萤闪过回廊。
怜娇女宵深待月,尚凝晚妆。
清晨的露水在高高的梧桐树上闪烁,雨点轻轻敲打着清脆的竹子,兰堂中悬挂的灯笼低垂。宝鼎中的香料又添了几分,轻纱扇子轻轻摇动,帘子卷起,花香沁人心脾,令人感到清凉。
双星在夜空中幽怨,双蕖在梦中相思,几次无奈地盼望着那红墙之外的景象。
含情的我穿上衣裳渐显怯意,更细听那树叶在银床上轻轻坠落的声音。
芳华易逝,时光流去,怎能忍受青镜中映出的白霜。
麝香的锦袍随意抛弃,冰冷的弦乐悠扬,空引出离别的思绪。
清脆的砧声懒得敲打,曲阑边懒倚,冷萤在回廊中闪烁而过。
怜爱娇女在深夜中静静等待月光,仍然凝固着晚妆。
张景祁,清代诗人,生于顺治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悠扬的诗风著称。张景祁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了对生活、自然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永遇乐 秋闺用日湖体》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夜场景,传达了浓厚的思乡与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惆怅而又清幽的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前两句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清新,露水、雨声、兰堂的气息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面,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紧接着,双星与双蕖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似乎在诉说着一个爱情故事,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渴望与期待。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芳华易歇”与“青镜飞霜”两个意象,清晰地传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感怀,时间的流逝使得美丽与青春变得愈发珍贵。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最后几句通过“怜娇女宵深待月”描绘出一位女子在深夜等待的静谧与柔情,令人心生怜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传达,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内心世界,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共鸣。
露耿高梧,雨鸣清筱,垂镫兰堂。
映照着清晨的露水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闪烁,雨声轻轻敲击着细竹,低垂的灯笼照亮了兰花装饰的堂屋。
宝鼎香添,轻绡扇却,帘卷花气凉。
香炉中香气更浓,轻薄的扇子轻轻摇动,卷起的帘子散发出花香,空气清凉宜人。
双星幽怨,双蕖幽梦,几回盼断红墙。
夜空中的星星似在幽怨,梦中的荷花似在思念,让我几次无奈地盼望那遥远的红墙。
含情久罗衣渐怯,更听叶堕银床。
含情的我渐渐感到怯意,耳边更清晰地听到树叶轻轻坠落在银色的床上。
芳华易歇,流光一去,那堪青镜飞霜。
美好的青春容易逝去,时光一去不复返,怎能忍受镜中映现的白霜。
麝锦抛棱,冰弦韵轸,空引离绪长。
华贵的锦袍随意抛弃,清冷的琴音悠扬,空引出无尽的离愁。
清砧慵埽,曲阑慵倚,冷萤闪过回廊。
清脆的砧声懒得敲打,倚在曲阑上懒散,冷萤在回廊中闪烁而过。
怜娇女宵深待月,尚凝晚妆。
怜爱那娇弱的女子在深夜静静等待月光,仍然凝固着她的晚妆。
整首诗围绕时间、青春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起诗中的情感基调,呈现出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永遇乐 秋闺用日湖体》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张景祁
D. 白居易
诗中“芳华易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冷萤闪过回廊”中的“冷萤”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与静谧
C. 快乐
D.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