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贤八咏·李白醉酒》

时间: 2025-05-04 10:58:14

诗句

殿前伸脚时,奴视高力士。

群阉旁吐舌,翰林醒不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14

原文展示:

殿前伸脚时,奴视高力士。
群阉旁吐舌,翰林醒不醉。

白话文翻译:

在殿前伸腿的时候,侍者看着高力士。
一群宦官在旁边吐舌头,翰林院的学士却清醒得没有醉倒。

注释:

  • 殿前:指皇宫的前殿,通常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 伸脚:此处指放松身体,可能是饮酒后的随意举动。
  • :指侍者或仆人,古代对低级别人称的称呼。
  • 高力士:历史上著名的宦官,因其权势而被人们广泛知晓。
  • 群阉:指宦官们,因其性别特征而被戏称为“阉”。
  • 吐舌:表达轻蔑或嘲讽之意。
  • 翰林:指翰林院的学士,是古代负责撰写文书的官员,通常为文人雅士。

典故解析:

  • 高力士:高力士是唐代著名宦官,曾因权势而影响国家政事。他的形象常被后人用来象征宦官的专权与腐败。
  • 翰林院:翰林院是古代中国的文学机构,负责撰写和编辑文书,翰林学士们通常是当时的文人精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以作品清雅见称。他的诗多描绘士人的生活,关注社会现象,风格含蓄而寓意深远。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酒后,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宦官权势的讽刺与对文人清醒状态的自省,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扭曲。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宦官与文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殿前伸脚”这一细节,生动地呈现出饮酒后的放松状态,展现了当时士人所面临的权力压迫。在“奴视高力士”中,诗人不仅描绘了权力的象征——高力士的形象,还反映了侍者的无奈与屈从,暗示了社会的等级压迫。“群阉旁吐舌”则进一步揭示了宦官的轻蔑与嘲讽,表现出他们对文人的优越感。而“翰林醒不醉”则表现出诗人自我警醒的态度,尽管周围充满了混乱与腐败,他依然保持了清醒与理智。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出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自我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殿前伸脚时”:在殿前放松的姿态,暗示了饮酒后的放松与自由。
    • “奴视高力士”:侍者看向高力士,体现了对权力的依附与无奈。
    • “群阉旁吐舌”:宦官们的嘲弄,显示出他们的轻蔑态度。
    • “翰林醒不醉”:文人保持清醒,表现出对时局的清晰认识。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中“奴视”与“翰林醒”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隐喻:高力士作为权力的象征,隐喻了宦官对社会的控制。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与文化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士人自我警醒的赞美,同时对社会腐败的深刻批判。

意象分析:

  • 殿前:象征着权力的中心。
  • 高力士:象征着宦官权力的象征与个人权利的剥夺。
  • 翰林:代表着知识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力士”指的是谁?
    A. 一位武将
    B. 一位宦官
    C. 一位文人

  2. “群阉旁吐舌”中“群阉”是指什么?
    A. 文人
    B. 宦官
    C. 侍者

  3. 诗中的“翰林”代表什么?
    A. 农民
    B. 商人
    C. 文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同样描绘了饮酒后的情景,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豪放与对权力的不屑。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姚勉在对饮酒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常表现豪放而奔放的情感,而姚勉则更侧重于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素梅 其十 素梅 其九 素梅 其六 素梅 其五 素梅 其二 素梅 其一 有感吟 过兰亭有感 盆中树 徙马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喧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种觉 髟字旁的字 目不识字 治室 马不解鞍 父字头的字 东讨西伐 主观主义 迷回 人穷志短 火字旁的字 临镜 百全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