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49
秋晚即事三首
霜树今无一叶留,
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
犹有黄花恋晚秋。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霜降后,树木上已经没有一片叶子留存,白昼的阳光被阴云遮挡,令人感到忧愁。诗人独自怜惜在扬子湾岸边,依然有几朵黄花在秋末时节绽放,似乎在依恋着这已渐渐凋零的秋天。
诗中提到的“扬子湾”是长江的一部分,历史悠久。这里常被描绘为美丽的自然景观,是诗人抒发情感的理想场所。黄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尤其在秋冬时节,更显得弥足珍贵。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李弥逊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此诗写于秋季,时节已近冬天,诗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忧愁。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深秋的凄清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感知。首句“霜树今无一叶留”,直接描绘了秋冬来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接着“日边云暗使人愁”,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扬子湾的眷恋,尽管环境已然凋零,依然有黄花在此盛开,象征着对生命力的坚守和对秋天的无尽怀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不仅突出了时节的严酷,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尽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萧瑟景象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切眷恋,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中“霜树”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犹有黄花恋晚秋"中的“黄花”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与李弥逊的这首诗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加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动荡。而李弥逊则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来体现内心的孤独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