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9:42
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
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
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
鸿鸣夜更清,欲卧已终夕。
清澈的泉水从山岩的角落流下,明亮的满月挂在高高的山头上。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光映照着银河,光辉与水面交相辉映。内心的境界变得了然无物,明亮的光芒照耀着我的宫殿。鸿雁的鸣叫使夜晚更加清幽,想要入睡却已是夜深。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弥逊游历某处山水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五石·水月岩》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开头两句“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展现了清澈的泉水和高悬的明月,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星空与水面反射的光辉结合,画面感极强,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后两句“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似乎在自然的光辉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明澈。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平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思。诗中的“鸿鸣”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思索,夜深人静,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在宁静的夜晚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满月”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鸿鸣夜更清”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感受。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是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佳作。
诗词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李弥逊则通过自然景观来反映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