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6
吴潜的《阅城壁》
内江外海四周围,正是绸缪户牖时。
北瞰登莱山不碍,东渐倭丽汛难期。
未须鹞鹢增威势,已觉狂鼯受指麾。
敢谓虚名弹压得,多应一念老天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墙上俯瞰城市的情景。四周被江河海洋环绕,正是装饰窗户的时候。向北可以看到登莱山,毫不妨碍视线;向东则是倭丽的潮水,难以把握。并不需要鹞鹰和雉鸡来增强威势,已经感觉到狂妄的鼯鼠在指挥。我敢说这些虚名并不能压制人们的心声,这些事物都应当是上天明了的。
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文环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与外敌对峙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抒发对当下社会状况的思考与感慨。
《阅城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以城市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首句“内江外海四周围”,描绘出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江河与海洋的环绕,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包围感。同时,诗人在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提到“北瞰登莱山不碍”,说明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从容与自信;而“东渐倭丽汛难期”则暗示着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诗人对周边局势的敏锐观察。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世俗名声的虚幻。
整首诗在描写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看淡与对自然的欣赏,值得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对名利的看淡和对自然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哲学思考与超然心态。
诗中提到的“绸缪”指什么?
A. 装饰
B. 破坏
C. 结束
D. 开始
诗人对“虚名”的态度是:
A. 重视
B. 看淡
C. 崇拜
D. 无所谓
“北瞰登莱山不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信
B. 焦虑
C. 悲伤
D. 无奈
答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吴潜的作品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豪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