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

时间: 2025-04-28 11:06:18

诗句

春衫和泪着。

又燕入江南,雁归衡岳。

东风晓来恶。

绕西园无绪,泪随花落。

愁钟恨角。

梦无凭、难成易觉。

到春来易感,韩香顿减,沉腰如削。

离索。

挑灯占信,听鹊求音,不禁春弱。

云轻雨薄。

阳台远,信难托。

念盟钗一股,鸾光两破,已负秦楼素约。

但莫教、嫩绿成阴,把人误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06:18

原文展示

春衫和泪着。又燕入江南,雁归衡岳。东风晓来恶。绕西园无绪,泪随花落。愁钟恨角。梦无凭难成易觉。到春来易感,韩香顿减,沉腰如削。离索。挑灯占信,听鹊求音,不禁春弱。云轻雨薄。阳台远,信难托。念盟钗一股,鸾光两破,已负秦楼素约。但莫教嫩绿成阴,把人误却。

白话文翻译

穿着沾满泪水的春衫。燕子飞入江南,大雁归回衡山。东风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恶劣。绕着西园徘徊,心情无绪,泪水随着花瓣落下。忧愁如钟声,怨恨如号角。梦境无凭,难以成真,容易醒来。到了春天,容易感伤,香气顿减,腰身如削。离别后的孤独。挑灯占卜,听鹊求音,不禁感到春天的脆弱。云轻雨薄。阳台遥远,音信难托。想起曾经的誓言,鸾凤的光辉已破,已经辜负了秦楼的约定。只愿不要让嫩绿成阴,误了人的青春。

注释

  • 春衫和泪着:穿着沾满泪水的春衫,形容心情悲伤。
  • 雁归衡岳:大雁归回衡山,比喻离别。
  • 东风晓来恶:东风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恶劣,形容心情不佳。
  • 绕西园无绪:绕着西园徘徊,心情无绪,形容心情烦乱。
  • 愁钟恨角:忧愁如钟声,怨恨如号角,形容心情沉重。
  • 梦无凭难成易觉:梦境无凭,难以成真,容易醒来,形容梦境虚幻。
  • 韩香顿减:香气顿减,形容心情低落。
  • 沉腰如削:腰身如削,形容身体消瘦。
  • 离索:离别后的孤独。
  • 挑灯占信:挑灯占卜,听鹊求音,形容期待音信。
  • 不禁春弱:不禁感到春天的脆弱,形容心情脆弱。
  • 阳台远,信难托:阳台遥远,音信难托,形容音信难通。
  • 念盟钗一股,鸾光两破:想起曾经的誓言,鸾凤的光辉已破,形容誓言破灭。
  • 已负秦楼素约:已经辜负了秦楼的约定,形容辜负了曾经的约定。
  • 但莫教嫩绿成阴,把人误却:只愿不要让嫩绿成阴,误了人的青春,形容不要耽误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国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离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诗中融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瑞鹤仙》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诗中“春衫和泪着”、“泪随花落”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悲伤的心情。而“梦无凭难成易觉”、“沉腰如削”等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衫和泪着:穿着沾满泪水的春衫,形容心情悲伤。
  2. 又燕入江南,雁归衡岳:燕子飞入江南,大雁归回衡山,比喻离别。
  3. 东风晓来恶:东风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恶劣,形容心情不佳。
  4. 绕西园无绪:绕着西园徘徊,心情无绪,形容心情烦乱。
  5. 泪随花落:泪水随着花瓣落下,形容心情悲伤。
  6. 愁钟恨角:忧愁如钟声,怨恨如号角,形容心情沉重。
  7. 梦无凭难成易觉:梦境无凭,难以成真,容易醒来,形容梦境虚幻。
  8. 到春来易感:到了春天,容易感伤,形容心情低落。
  9. 韩香顿减:香气顿减,形容心情低落。
  10. 沉腰如削:腰身如削,形容身体消瘦。
  11. 离索:离别后的孤独。
  12. 挑灯占信,听鹊求音:挑灯占卜,听鹊求音,形容期待音信。
  13. 不禁春弱:不禁感到春天的脆弱,形容心情脆弱。
  14. 云轻雨薄:云轻雨薄,形容心情淡薄。
  15. 阳台远,信难托:阳台遥远,音信难托,形容音信难通。
  16. 念盟钗一股,鸾光两破:想起曾经的誓言,鸾凤的光辉已破,形容誓言破灭。
  17. 已负秦楼素约:已经辜负了秦楼的约定,形容辜负了曾经的约定。
  18. 但莫教嫩绿成阴,把人误却:只愿不要让嫩绿成阴,误了人的青春,形容不要耽误青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钟恨角”,将忧愁和怨恨比喻为钟声和号角,形象生动。
  • 拟人:如“东风晓来恶”,将东风拟人化,形容其恶劣。
  • 对仗:如“春衫和泪着”与“泪随花落”,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融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衫和泪着:穿着沾满泪水的春衫,形容心情悲伤。
  • 雁归衡岳:大雁归回衡山,比喻离别。
  • 东风晓来恶:东风在黎明时分显得格外恶劣,形容心情不佳。
  • 泪随花落:泪水随着花瓣落下,形容心情悲伤。
  • 愁钟恨角:忧愁如钟声,怨恨如号角,形容心情沉重。
  • 梦无凭难成易觉:梦境无凭,难以成真,容易醒来,形容梦境虚幻。
  • 沉腰如削:腰身如削,形容身体消瘦。
  • 挑灯占信:挑灯占卜,听鹊求音,形容期待音信。
  • 阳台远,信难托:阳台遥远,音信难托,形容音信难通。
  • 念盟钗一股,鸾光两破:想起曾经的誓言,鸾凤的光辉已破,形容誓言破灭。
  • 但莫教嫩绿成阴,把人误却:只愿不要让嫩绿成阴,误了人的青春,形容不要耽误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衫和泪着”形容了什么? A. 春天的美景 B. 悲伤的心情 C. 离别的场景 D. 春天的花朵 答案:B

  2. “雁归衡岳”在诗中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的情景 C. 归家的喜悦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B

  3. 诗中“梦无凭难成易觉”表达了什么? A. 梦境的美好 B. 梦境的虚幻 C. 梦境的实现 D. 梦境的持久 答案:B

  4. “沉腰如削”形容了什么? A. 身体的健康 B. 身体的消瘦 C. 身体的强壮 D. 身体的柔软 答案:B

  5. 诗中“但莫教嫩绿成阴,把人误却”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离别的无奈 C. 对青春的珍惜 D. 对未来的期盼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相比,俞国宝的《瑞鹤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俞国宝的诗作,对宋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词作,对宋代词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都下书怀 庐州界上寄丰帅 董叔宏黄伯厚载酒黄塘送别 寄南昌故人黄存之宋谦甫二首 吉州堆胜楼谢景周司理居其上 寄永嘉太守赵茂实 其一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吴门访旧 庚子荐饥 寄赵鼎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高难副 丿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礼饮 鬼字旁的字 赝托 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作茧自缚 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不觉 屯乱 屯蹶否塞 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燋卷 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收回成命 宝盖头的字 怀山襄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