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黄生银河数》

时间: 2025-07-28 00:44:52

诗句

乘槎人从天上来,天上知有君平术。

黄生能谈君平书,不知曾认支机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44:52

原文展示:

乘槎人从天上来,天上知有君平术。黄生能谈君平书,不知曾认支机石。

白话文翻译:

乘着木筏的人从天上而来,天上知道有君平的医术。黄生能够谈论君平的著作,却不知道曾经认识支机石。

注释:

  • 乘槎:乘坐木筏,指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这里可能暗喻一种超脱或飘然的状态。
  • 君平术:指的是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君平即指张仲景。
  • 黄生:黄生可能指代某位学者,具体身份不详。
  • 支机石:古代传说中的一块石头,传说能认知人心,象征着智慧或能洞察一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军事家。他在抵抗元朝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与勇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文天祥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爱国主义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有敌国入侵,内有分乱,文天祥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对医术与智慧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乱世的无奈与悲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乘木筏的人从天上而来,表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仿佛在暗示着医术的高深与超然。诗中提到的“君平术”,不仅是对医术的赞美,更有对其背后知识与智慧的敬仰。而黄生的谈论,虽能言善辩,然而却未能真正理解深奥的医学道理,反映出一种表面的智慧与内在的无知。在古代文人眼中,真正的智慧不仅仅在于书本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对生活与实践的深刻领悟。整首诗呈现了一种对知识的敬重,以及对人们肤浅认知的批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乘槎人从天上来”: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形象,暗示着难得的机缘与奇遇。
    • “天上知有君平术”:突出了君平医术的珍贵,仿佛天上也对此深知晓。
    • “黄生能谈君平书”:黄生虽能谈论医书,显示出其学识。
    • “不知曾认支机石”:却未能真正理解其奥义,暗示着对知识的误解与表面的掌握。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乘槎人象征高人,黄生则代表凡人,体现了智慧的差异。
    • 反讽:通过黄生的表面聪明与内在无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深意。
  •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对真正智慧和知识的尊重,警示人们要追求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意象分析:

  • 乘槎:象征着超然、飘逸,隐喻一种理想的境界。
  • 君平术:代表着智慧与知识的象征,体现了对医术的崇高敬仰。
  • 黄生:具体而微的个体,代表着普通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局限。
  • 支机石:象征着智慧的深度,表达了人们对真知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乘槎人”指的是什么?

    • A. 乘坐木筏的人
    • B. 医生
    • C. 学者
    • D. 侠客
  2. “君平术”是指什么?

    • A. 武术
    • B. 医术
    • C. 文学作品
    • D. 哲学思想
  3. 黄生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真正的智慧
    • B. 表面的聪明
    • C. 诗人
    • D. 医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文天祥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知识与智慧的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情与孤独。两者在意象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均展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文天祥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冰雪肌肤 朝中措(王景源使君生日坐上偶作) 虞美人(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司谏) 水调歌头 好事近(绍兴辛未病起见梅) 生查子 卜算子·千古一灵根 三字令 浣溪沙 卜算子 复自和赋第四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休开头的成语 天不憗遗 痛痛快快 愆义 士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出租车 反犬旁的字 六开头的成语 以升量石 宽开头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活擦擦 绸缪束薪 有权有势 酒阑宾散 辱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