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漳州元夕)》

时间: 2025-04-30 22:20:32

诗句

玉梅吹霁雪,觉和气、满南州。

更连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霭全收。

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

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

风流,秀色明眸。

金莲步、度轻柔。

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

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

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32

原文展示:

玉梅吹霁雪,觉和气满南州。更连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霭全收。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风流,秀色明眸。金莲步度轻柔。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

白话文翻译:

玉梅吹散了雪,感觉和气充满了南州。再加上连续几晚的晴朗,一场小雨,早晨的雾气全都消散。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在追逐游玩。驾着海上的千寻彩山,天空中点缀着万点星辰。风流倜傥,美丽的眼睛。轻盈的步伐如同金莲。在宴席间自由往来,香风引导着舞蹈,清脆的管乐伴随着歌唱。何曾见过痴情的太守,已经上车离去却又停留。人如多情的皓月,十分照耀着我所在的楼台。

注释:

  • 玉梅:指梅花。
  • 霁雪:雪后放晴。
  • 南州:指南方的地区。
  • 黄童白叟:指小孩和老人。
  • 彩岫:彩色的山峰。
  • 星球:星星。
  • 金莲: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 燕席:宴席。
  • 清管:清脆的管乐器。
  • 痴太守:指痴情的官员。
  • 皓月:明亮的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约1189-1256),字子固,号虚斋,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元夕(元宵节)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漳州元夕)》以元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中“玉梅吹霁雪”一句,既描绘了节日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节日的清新和美好。“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们不分年龄,共同享受节日的欢乐。诗中的“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灯火和星空,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夕的热闹和诗人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梅吹霁雪:玉梅象征着高洁,吹霁雪则描绘了雪后放晴的景象,寓意节日的清新和美好。
  2. 觉和气满南州:和气满南州表达了节日带来的和谐氛围。
  3. 更连夕晴光:连续几晚的晴朗,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4. 一番小雨,朝霭全收:小雨和朝霭的消散,预示着节日的明朗和清新。
  5. 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人们不分年龄,共同享受节日的欢乐。
  6. 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夸张地描绘了节日的灯火和星空,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7. 风流,秀色明眸:形容节日的美丽和人们的欢乐。
  8. 金莲步度轻柔: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增添了节日的优雅。
  9. 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描绘了宴席间的欢乐和音乐。
  10. 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痴情的太守象征着节日的深情和留恋。
  11. 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以皓月比喻人的多情,照耀着诗人所在的楼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梅吹霁雪”中的玉梅比喻高洁,霁雪比喻清新。
  • 夸张:如“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中的夸张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拟人:如“人似多情皓月”中的拟人手法,赋予皓月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夕的景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欢乐,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玉梅:象征高洁和清新。
  • 霁雪:象征节日的清新和美好。
  • 黄童白叟:象征不分年龄的欢乐。
  • 彩岫:象征节日的灯火和热闹。
  • 星球:象征节日的星空和美好。
  • 金莲:象征女子的优雅和轻盈。
  • 皓月:象征人的多情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玉梅吹霁雪”中的“霁雪”指的是什么? A. 雪后放晴 B. 雪后结冰 C. 雪后起雾 D. 雪后下雨

  2. 诗中的“黄童白叟总追游”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们不分年龄,共同享受节日的欢乐 B. 人们都在追逐雪 C. 人们都在追逐星星 D. 人们都在追逐灯火

  3. 诗中的“驾海千寻彩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夕的景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欢乐。

诗词对比:

  • 赵以夫的《木兰花慢(漳州元夕)》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两首诗都描绘了元夕的景象,但赵以夫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而辛弃疾的诗则更注重豪放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以夫的诗词,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宋代词人的作品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以夫的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洪秘监徐常丞有诗贺余休致次韵四首 哭赵百 赠雪山李道人二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赠高九万并寄孙季蕃二首 杂咏一百首 其一○○ 柳家婢 纵笔二首 三和二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蒙仲书监通守温陵以戴尚书肖望李内翰元善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架造 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情恍惚 贵而贱目 倒八字的字 家生子 犯关排闼 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包含渣的词语有哪些 柱结尾的成语 禾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持之以恒 轻世肆志 里字旁的字 乘风转舵 不体 玄字旁的字 指佞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