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31:49
浊浪南奔万马雄,清淮如线失舂容。
天连碧海盘霜鹘,水拍金堤转雪龙。
四载禹功今未远,一丸蚁穴古难封。
杞忧却怕天饶笑,且与平治磊块胸。
浊浪汹涌向南奔流,仿佛万马奔腾般壮阔;
清澈的淮水如细线般流淌,失去了往日的丰盈。
天空与碧海相连,盘旋着霜鹘的身影;
水波拍打着金色的堤岸,转瞬间像雪龙一般飞舞。
经过四年的治水功绩,如今依然没有远离;
一颗蚂蚁的洞穴,却是古老而难以封闭的。
担忧无非是杞人忧天,何必让天来嘲笑我们,
不如与大地平心静气,坦然面对生活的重压。
吴廷桢(1646年-1711年),字韵如,号澄白,晚号谦斋,江苏扬州人,清代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淮浦夏日杂感》创作于淮河地区的夏天,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对治水工程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此诗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忧虑与豁达的共存。
《淮浦夏日杂感》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描绘汹涌的浪潮,表现自然的力量与壮阔,接着转为清澈的淮水,隐喻人事的变化与无常。通过“天连碧海”的意象,诗人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而在对治水的思考中,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状态,也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四载禹功今未远”,这是对历史的回顾,体现了对古代治水伟业的尊重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有忧虑,但仍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首诗在气势上起伏变化,情感上由外而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的深刻反思。这种结合使得整首诗既具视觉冲击,也蕴含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社会责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诗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性时,展现出一种既忧虑又豁达的情感,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淮浦夏日杂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廷桢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杞忧”指的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无谓的忧虑
C) 社会责任
D) 诗歌的创作
诗中“浊浪南奔万马雄”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宁静的河流
B) 浪涛的壮观景象
C) 安稳的生活
D) 迷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