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妃闸》

时间: 2025-05-02 10:34:03

诗句

断堰锁崔嵬,奔流下石隈。

势吞淮甸尽,声撼海门开。

水气晴吹雨,天风夕送雷。

扣舷惊绝险,谁是济川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4:03

原文展示:

断堰锁崔嵬,奔流下石隈。
势吞淮甸尽,声撼海门开。
水气晴吹雨,天风夕送雷。
扣舷惊绝险,谁是济川才?

白话文翻译:

堤坝断裂锁住了崔嵬的山峰,急流奔腾而下,冲过石头的隈角。
水势汹涌,将淮河的平原吞没,声响震撼了海门的开口。
晴天的水气吹来细雨,天上的风在黄昏送来雷声。
敲打船舷,惊叹于绝险之地,谁能成为渡过这河流的英雄?

注释:

  • :指水坝或堤坝。
  • 崔嵬:形容山势高耸。
  • 淮甸: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区。
  • 海门:指海口,水流入海的地方。
  • 扣舷:敲打船舷,表示惊叹或警觉。
  • 济川:指渡过河流,这里比喻救助他人或成就大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廷桢,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工诗,尤擅山水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天妃闸》创作于清代,诗中描绘了天妃闸的壮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及对人类在自然面前渺小的思考。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社会动荡时人们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天妃闸》通过描绘水势汹涌和自然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渺小。诗的开头“断堰锁崔嵬”即引入了一种紧迫感,仿佛在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洪水。诗中“势吞淮甸尽,声撼海门开”更是将水流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声响的震撼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

接下来的“水气晴吹雨,天风夕送雷”展现了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的神秘,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种气氛之中。最后两句“扣舷惊绝险,谁是济川才?”则引发了对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思考,质疑谁能在这绝境中救助他人,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堰锁崔嵬:堤坝断裂,阻挡了崔嵬的高峰,暗示自然灾害的来临。
  2. 奔流下石隈:急流奔腾,冲过石头的隈角,展现了水流的迅猛。
  3. 势吞淮甸尽:水势汹涌,将淮河的平原完全吞没,表现了自然的无情。
  4. 声撼海门开:声响震撼了海门的开口,形象化了水流的巨大声势。
  5. 水气晴吹雨:晴天的水气带来了细雨,展现了天气变化的细腻。
  6. 天风夕送雷:黄昏时的天风送来了雷声,增加了紧迫感。
  7. 扣舷惊绝险:敲打船舷,感受到绝境的险恶,表现了人类的无奈。
  8. 谁是济川才:质疑谁能成为渡过河流的英雄,深刻反思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位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水气和风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妃闸的壮丽与险恶,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妃闸: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脆弱。
  • 水流:代表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同时也带来灾难。
  • 雷声:象征危机的来临,增加了诗的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势吞淮甸尽”意指什么? A. 水流很小
    B. 水流吞没了淮河的平原
    C. 水流很平静

  2. “扣舷惊绝险”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无奈与惊恐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吴廷桢的《天妃闸》和杜甫的《望岳》,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人类的渺小,但吴廷桢更侧重于自然的力量,而杜甫则更强调人类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廷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其一 钏 生查子 生查子·题少梅画册 生查子 生查子 腊梅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以不济可 包含屁的词语有哪些 尽思极心 建之底的字 包含跑的词语有哪些 大吹法螺 益国利民 齲字旁的字 驻颜有术 瘗鱼 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饶赦 气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包含撮的词语有哪些 小手工业者 小子后生 一顾倾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