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51
秋闺
作者: 邵士彦 〔唐代〕
斜日空庭暮,幽闺积恨盈。
细风吹帐冷,微月度窗明。
怨坐啼相续,愁眠梦不成。
调琴欲有弄,畏作断肠声。
夕阳斜斜地照在空荡荡的庭院,幽静的闺房里积满了愁恨。
细细的风吹来,帐子显得冷冷清清,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落下来。
因怨恨而坐,哭泣的声音不断,愁苦的心情使得睡眠无法成梦。
想要弹琴来抒发情感,却怕弹出的声音会让人心肠断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它反映了唐代女性在闺房内的情感状态,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对女性思念和愁苦的描写。
作者介绍: 邵士彦,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诗多描写女性的情感生活,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秋闺》创作于唐代,正值古代社会对女性的传统束缚与期望的交织时期。诗中通过单纯的日常情景,表达了女性在秋天孤寂的心情与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秋闺》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展现了女性在秋季的孤寂与愁苦。诗的开头“斜日空庭暮”通过夕阳斜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夜晚,也象征着内心的孤寂。接着“幽闺积恨盈”,将情感直接引入,揭示出诗人的内心积压的怨恨与思念,感情的深沉与复杂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在描写的细腻上,诗中“细风吹帐冷,微月度窗明”通过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现出外界环境与内心情绪的相互作用。细风与微月的意象,使得内心的孤寂愈加鲜明,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怨坐啼相续,愁眠梦不成”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哭泣与无法入眠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情绪的沉重感,展现了因思念而生的痛苦。这种对情感的细腻捕捉,显示了邵士彦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调琴欲有弄,畏作断肠声”则是情感的高潮,抒发了想要借助琴声纾解心中苦闷的愿望,却又因害怕琴声使人断肠而犹豫不决。这种矛盾的心态,恰巧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与孤独之间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深刻表现了女性在孤独与思念中的情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孤寂,表达了女性的思念与愁苦。诗中的情感复杂而深沉,展现了邵士彦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观察,突显了爱情、孤独与内心挣扎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邵士彦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诗中“怨坐啼相续”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邵士彦的《秋闺》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感受,但邵士彦更侧重于女性的情感细腻,而李白则更关注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