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9:08
杨柳枝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这首诗描绘了炀帝的行宫位于汴水边,几株残败的柳树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无比凄凉。傍晚时分,春风吹起,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飞入宫墙之内,却看不到宫中人影。
此诗中提到的炀帝和汴水,反映了历史上隋炀帝奢侈的生活和对民众的压迫,诗人通过环境描写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一个盛世下的孤寂与萧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诗人,以擅长五言诗和古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洒脱。
《杨柳枝》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凋零、花瓣的飘落,寓意政治上的衰败与个人的孤独。
《杨柳枝》是一首充满凄凉与孤寂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政治腐败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提到的“炀帝行宫”即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炀帝的奢华与暴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痛苦记忆。接着“数株残柳不胜春”一句,通过柳树的凋零,表现春天生机的对比,隐喻了时代的衰败与无奈。
“晚来风起花如雪”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春风吹拂,花瓣如雪般飘落的景象,既美丽又带有一丝悲凉。最后一句“飞入宫墙不见人”,则将人和自然的对比推向高潮,宫殿内的孤寂与外界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帝王生活的讽刺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练而富有意境,所用的意象鲜明,情感深邃,是刘禹锡诗歌艺术的成功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情感基调是悲凉而清新,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炀帝”是哪一朝代的皇帝?
诗中“数株残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花如雪”这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