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旅怀》

时间: 2025-04-26 04:34:49

诗句

北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回车。

海陵若也容羁客,賸买菰蒲且寄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49

原文展示:

旅怀
北去通州号畏途,
固应孝子为回车。
海陵若也容羁客,
賸买菰蒲且寄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前往通州的艰难旅程,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孝心。诗人认为,作为孝子的自己应该回家探望父母。如果海陵能够容纳我这个流浪的客人,我就准备多买一些菰蒲来暂时寄居。

注释:

  • 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是诗人出行的目的地。
  • 畏途:形容前路艰险,心中惧怕。
  • 孝子:指对父母有孝心的人。
  • 羁客:流浪的客人,寄居他乡的人。
  • 菰蒲:水生植物,常用于编织,具有实用价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特别是在元军入侵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在北行途中,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父母的思念。

诗歌鉴赏:

《旅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诗,表面上讲述了诗人北行的旅途,实际上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父母的孝心。诗人用“畏途”表达了对旅途艰难的恐惧,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困惑。接着,他自我安慰,认为作为孝子的自己理应回家,这种情感充满了责任感和对家人的挂念。最终,诗人幻想着如果能在海陵这个地方得到暂时的栖身之所,便会为自己和父母准备一些菰蒲,寄托对他们的深情厚谊。这种意象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向往,也隐含着一种对于生活的希望与寄托,虽身在异乡,心却系于故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去通州号畏途”:诗人北行至通州,心中充满对旅途的畏惧。
    • “固应孝子为回车”:他认为作为孝子,理应返回故乡探望父母。
    • “海陵若也容羁客”:如果海陵能接纳流浪的我。
    • “賸买菰蒲且寄居”:愿意在这里暂时寄居,并为自己和父母准备菰蒲。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畏途”,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难。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孝心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流浪的心境,传达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对家庭和故土的深切渴望。

意象分析:

  • 通州:象征着归属与家乡的思念。
  • 羁客:代表流浪与无依无靠的孤独感。
  • 菰蒲: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对家人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北行的目的地是哪里?

    • A. 北京
    • B. 通州
    • C. 海陵
    • D. 南宋
  2. 诗中提到的“畏途”指的是什么?

    • A. 对旅途的期待
    • B. 对旅途的恐惧
    • C. 对家乡的思念
    • D. 对父母的感激
  3. 诗中提到的“羁客”指的是?

    • A. 归乡的人
    • B. 流浪的客人
    • C. 在家的人
    • D. 农民

答案:

  1. B. 通州
  2. B. 对旅途的恐惧
  3. B. 流浪的客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
  • 李白《静夜思》:以月光为意象,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仲达雪后踰小山游蔡氏园得红梅数枝奇绝因 谒僧不值 一百五歌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 岁暮书事十二首 感春三首 太宁庭柏 题画二首 其二 春寒二首 感春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够格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息的成语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槁骨腐肉 瞎灯灭火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归邪返正 鸾歌凤舞 包含含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四衢 豸字旁的字 款节 曰字旁的字 臧穣亡羊 陵侮 赤洒洒 鹵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