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怀扬通州》

时间: 2025-05-01 15:07:55

诗句

仲连义不帝西秦,拔宅逃来住海滨。

我亦东寻烟雾去,扶桑影里看金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7:55

原文展示:

怀扬通州
文天祥 〔宋代〕

仲连义不帝西秦,
拔宅逃来住海滨。
我亦东寻烟雾去,
扶桑影里看金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仲连为西秦而不屈的义举,描绘了他逃离家园,最终定居海滨的情景。诗人则向东方寻求,愿意在扶桑的影子里观看金轮升起。

注释:

  • 仲连:指仲连(即仲连阮),古代人名,表现出忠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 义不帝西秦:意指忠义的行为,坚决不愿归附于西秦。
  • 拔宅逃来:指逃离故乡,寻求新的居所。
  • 扶桑:传说中位于东方的神树,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 金轮:象征着太阳,代表光明与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畏庐,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坚定的忠诚和卓越的文才著称,尤其是在抵抗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杰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灭亡时期,作者身处乱世,面对国家沦亡,表达了对理想和未来的一种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怀扬通州》以仲连的事迹为引,诗人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的开头提到仲连的义举,表现出一种忠贞不屈的气概,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也暗含了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用“拔宅逃来住海滨”描绘了动荡时代人们生活状态的无奈与坚韧,显示出一种对家园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扶桑影里看金轮”则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身处逆境,仍希望能在光明中看到新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情感,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诗中融入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厚重感和情感的深度,使得读者在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仲连义不帝西秦:开篇提到仲连的忠义,强调其不愿归附于西秦的决心,表现出对忠臣之道的追求。
  2. 拔宅逃来住海滨:描绘了动荡的生活状态,逃离故土的无奈与挣扎。
  3. 我亦东寻烟雾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探索和追寻,向往光明的未来。
  4. 扶桑影里看金轮:象征着希望与理想,尽管面临困境,仍怀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扶桑”比作光明与希望的象征,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构成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对历史的深思及对未来的渴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连:象征着忠贞不屈。
  • 海滨:代表着逃避与安定的渴望。
  • 扶桑: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金轮:代表未来的光明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仲连”代表什么? A. 忠义的精神
    B. 逃避的象征
    C. 未来的希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扶桑影里看__”,表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3. 判断题: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无奈与绝望。(对/错)

答案

  1. A
  2. 金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动荡中的无奈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但更侧重于现实的悲哀;而文天祥的《怀扬通州》则更加强调忠义与希望,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闰三月 伤春感怀 秋日寄陈景孚秀才 早秋游湖上亭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三闾大夫 早春 盂兰竹枝词 其十 盂兰竹枝词 其九 盂兰竹枝词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寥迥 包含楔的词语有哪些 雪风 轮胎 亡羊歧路 聿字旁的字 絺句绘章 克字旁的字 婪肆 蛟龙失水 作结尾的成语 麦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恶谥 家言邪学 不近人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