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5:05
百尺塔,七尺身,广川得孝女,涿鹿见孝孙。孝女出华胄,孝孙为细民。民何知,有至性,一言能愈祖母病。民何能,有卓行,一死能代祖母命。浮图对峙督亢城,上有乌鸟肠断声。濡血下染土花紫,孝孙万劫犹长生。吁嗟乎!儒家侈口谈伦理,全而归者常言耳。我方据案讲孝经,废书一叹泪如水。
在高耸的塔下,身材矮小的孝孙与孝女的故事交织。广川的孝女出身显赫,而涿鹿的孝孙则是普通百姓。普通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有着至诚的品德,一句言语就能治愈祖母的病;又有什么能力呢?他们有超凡的行为,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替代祖母的命。浮图寺对峙在督亢城上,空中传来乌鸟悲鸣的声音,鲜血染红了土地的花朵,孝孙的精神在万劫之中仍旧长存。唉!儒家只会空谈伦理,真正的道理常常被遗忘。我在案前讲述孝经,却不禁叹息,泪如泉涌。
《齐孝孙占魁坠塔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篇,展现了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诗中通过描绘孝女和孝孙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生死与伦理时的伟大与卑微。高耸的塔和矮小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社会地位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张力。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乌鸟的悲鸣和鲜血染红土地,增添了悲壮的气氛,表现了孝道的无私与牺牲。作者在最后对儒家伦理的反思,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无奈与失落,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旨在探讨孝道的真正内涵,表现了在传统伦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尺塔”象征什么?
诗中“孝女”和“孝孙”的身份分别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