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35
二十五日雪
作者:梅尧臣 〔宋代〕
秋露未为霜,秋空已飞雪。
著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
平明开户看,斗觉颓檐洁。
天时莫仓猝,谁预衣裘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秋天的露水还未凝结成霜,但天空中已经飘起了雪花。树木因为积雪而显得摇摇欲坠,丛中的菊花也因受压而显得忧伤。透过窗户向外看去,整个世界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干净。然而,天气变化无常,谁能预测到何时需要准备衣服和裘皮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石,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的秋冬交替时期,正值节气变化之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感悟。诗中通过描绘雪的意象,表达了对时节变迁的感慨与对突如其来的寒冷的无奈。
《二十五日雪》是一首充满秋冬交替意象的诗,梅尧臣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秋露未为霜,秋空已飞雪”,以对比的手法突显了季节的变迁,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这种变化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忧伤。
接下来的“著树增叶危,压丛忧菊折”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界因雪而产生的压迫感,树木和菊花的状态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脆弱与不安。“平明开户看,斗觉颓檐洁”则展现了雪后晴朗的景象,虽然外界的环境变得明亮,但这种明亮中又透出一丝凄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天时莫仓猝,谁预衣裘设”则将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生活中不可预知变化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天时变化的感慨,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季节的变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突如其来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压丛忧菊折”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无奈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天时莫仓猝”是什么意思?
A. 天气变化很慢
B. 天气变化很快
C. 天气变化很规律
D. 天气变化无关紧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