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答提刑王朝奉席上看梅见贻》

时间: 2025-08-02 18:57:49

诗句

诚已从来不问天,肯将衰白慕华轩。

调羹岂是山翁事,只合看花对酒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8:57:49

原文展示:

次韵答提刑王朝奉席上看梅见贻
—— 韩维

诚已从来不问天,
肯将衰白慕华轩。
调羹岂是山翁事,
只合看花对酒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我从来不再问天命,愿意在衰老之后依然向往华丽的梅花。调羹的事情岂是古人所需的呢?不如对着酒樽,欣赏花开。

注释:

  • 诚已:确实已经。
  • :向往,追慕。
  • 衰白:衰老的白发。
  • 调羹:指品尝、享用美食。
  • 山翁:指隐士或老者。
  • 对酒樽:面对酒杯。

典故解析:

“调羹”常用来形容品尝美食的生活,而“山翁”则常指隐居山林的老者,象征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诗中提到的“华轩”代表高雅的生活理想,与品酒赏花的情景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和生活,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朝奉主持的席间,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在此场合中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美的深刻思考。首句“诚已从来不问天”表明诗人对命运的超脱,仿佛在说无论命运如何变化,他都不再执着于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接下来的“肯将衰白慕华轩”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但他依然渴望如梅花般的美丽与高洁。

“调羹岂是山翁事”一句,诗人借山翁之名,表达对世俗琐事的不屑,似乎在说品味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名利,而在于享受生命中的美好瞬间。最后一句“只合看花对酒樽”,则回归到对美的直接欣赏,强调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宁静。

全诗意境淡雅,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在衰老时对美的坚定追求。通过梅花这一形象,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让人感受到在岁月流逝中仍然保持对生活热爱的勇气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诚已从来不问天:诗人对命运的无所谓态度,意味着对人生的顺其自然。
  • 肯将衰白慕华轩:表达对美好事物不减的热爱,尽管已是衰老。
  • 调羹岂是山翁事:否定物质生活的无趣,强调精神追求更为重要。
  • 只合看花对酒樽:最后以赏花饮酒作结,体现出对生活享受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调羹”与“酒樽”形成对比,展现生活的选择。
  • 比喻:梅花比喻高洁的品格与理想生活,调羹与酒樽则代表世俗与精神的抉择。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即使年华已逝,依然要对美好事物保持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诗人理想的追求。
  • 酒樽: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欢愉,体现诗人对人生的态度。
  • 衰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调羹”指的是什么? a) 品尝美食
    b) 书法作品
    c) 画作
    d) 诗词

  2. “华轩”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c) 美食
    d) 隐居生活

  3. 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 a) 关注命运的变化
    b) 顺其自然,不再执着
    c) 绝望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a) 品尝美食
  2. b) 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3. b) 顺其自然,不再执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写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了壮阔的自然景观,而韩维的诗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讲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楼上作 悲歌 新秋夜雨 晚秋夜 除夜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 梦行简 听夜筝有感 汴河路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辱的成语 白发千丈 丨字旁的字 哺养 姑娘家 矛字旁的字 家常便饭 咂嘴弄舌 秃宝盖的字 乚字旁的字 陈撄宁 非此即彼 折节礼士 单耳刀的字 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鸡飞狗窜 引而申之 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